星期二, 12月 25, 2007

耶誕&新年快樂


Hello,
愛丁堡的歲末果然讓我們感受到了濃厚的耶誕和過年氣氛:不論是超短的白天、冷冽的氣溫、還是商店和整個城市強烈放送的一切。
這些多半是我們在愛丁堡看到的影像、代替我們傳送我們誠摯的祝福:
耶誕&新年快樂!祝您在新的一年裡事事順心。

Dear friends,
How are you doing?
In the end of December 2007, it is time to present our greetings.
Most of these pictures are what we saw in Edinburgh during this
season. Hope these might represent our blessing: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All the best, Nan-wei & Liang-ping December 2007 @ ED, UK

PS.十二月的我們先是忙完年終最後一個meeting,之後就去了荷蘭參加不如預期的conference+小遊一下荷蘭幾個城市、其中遇到了撥空陪我們的Hui-Hsin & En-Yu。之後就開始迎接來愛丁堡探望我們的朋友們~所以沒太多心力blogging,請大家見諒。

星期四, 11月 29, 2007

schmap in Brussels

十月初在Brussels的半日遊拍了一點照片放在flickr
十一月中旬收到通知問我願不願意讓schmap連結到我的照片
IMG_5901_resize
其實對這樣平凡無奇的照片被選到其實是很驚訝的~不過就覺得也沒什麼不好
confirm之後在上個禮拜收到他們連結的通知信
就把這個放在這裡讓大家看一看嘍~

星期五, 11月 16, 2007

落葉~

IMG_6303_resize
有沒有那種經驗:葉子從樹上落下來、沒掉到地上前在妳手邊短暫地晃了晃?
今天早上的我、在寒風中迎著陽光走在凹凸不平的石塊路上趕去總圖,在George Square時、一陣風刮下了好些葉子,他們慢慢地飄落、飄到離我的手不到三公分的距離、剎那間有停下來的感覺之後再往地面飄下去。雖然我來不及在他落地前接住,不過我還是把經過我的手不到十秒鐘、剛落地不到五秒鐘的那片葉子撿了起來,夾進我的筆記本。
雖然沒有拍到背光下亮晶晶的落葉、不過拍到在總圖前面停了一整排的腳踏車。
IMG_6301_resize
十一月的愛丁堡、大家都很認真~
PS.今天放棄的週五下午的便宜電影廠次,雖然本來想去看"Elizabeth: The Golden Age",不過看在paper進度的落後份上、只好放棄了。希望下週可以去看登陸月球的電影(In the Shadow of the Moon)。

星期二, 11月 13, 2007

film: 'Once' (2006)

看了房東訂閱的filmhouse節目單看了一整個十月(因為這部電影的剪影就是十月節目單的封面照)覺得這部電影看起來應該很舒服
看了格子先生的部落格裡的推薦也覺得很不錯
所以上週五下午(說過週五下午電影便宜吧!?)偷得兩個小時去看這部電影
果真很讚!!!
我把官方網頁和裡面的配樂試聽連結放在這
至於電影介紹我一定寫得不好、所以不寫了~格子先生有寫、可以連去他家看一看~
又:Monlai桑在wikipedia找到男主角Glen Hansard的介紹。
PS.有誰認識會講捷克語的人呀?女主角的回答到底是什麼呢??

星期日, 11月 11, 2007

又是上傳照片的公告

as title
Duddingston Village & Loch
十月的照片補齊
East Princes St. Garden
十一月上旬的照片也先上傳一些:目前包括 Garden of Remebrance @ East Princes St. Garden, 好些秋意濃厚的愛丁堡
希望你們有空去看、順便留言的話我會加倍感謝 :)

星期日, 11月 04, 2007

新照片

雖然我還蠻懶惰的~
不過兩個人總是可以互補一下、讓兩個人的懶惰看起來不是那麼地直接:
Monlai桑上傳了一些照片、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八月的芬蘭和德國行(Monlai桑的版本)
Fonsake
十月初的比利時布魯塞爾和魯汶(Monlai桑的版本我的版本
十月中託MF的福和他們一家一起去晃的Scottish Palace(Monlai桑的版本、我的部分就放在我的十月相簿裡面)

星期五, 10月 12, 2007

在Jyväskylä的晚餐

八月的行程裡面在Jyväskylä 一共過了三個晚上、而這三頓晚餐都還蠻有趣的。

View Larger Map
第一個在Jyväskylä 的晚上(也是整個旅程的第二個晚上)其實是有個長途跋涉的白天:因為前一天飛機的延誤,原本預付的行程的第一天晚上的旅館和從Helsinki 出發的火車全部泡湯,也迫使隔天一早就趕快爬起來追上後面預定的行程。雖然中午之前就追上的預定的行程,可是本來的安排也就是要搭幾個小時的火車連接幾個景點和城市(包括Aalto的小教堂還有森林博物館)。換言之,本來的行程就有點長途跋涉了,再加上突發的變因讓這一天其實超累。所以我們到了Jyväskylä 的時候已經很累了,所以直接進旅館、也在樓下的餐廳用餐。雖然這頓晚餐當然是不會太便宜,不過倒是挺美味的、不會有花冤枉錢的感覺,我吃了墨式捲餅、妹妹和Monlai 桑吃得有很不錯。

不過有鑑於第一個在Jyväskylä 的晚餐不太便宜,所以第二個晚餐我們就在街上、想選個好吃又便宜的店來吃一吃。雖然明明白天跑去看 Säynätsalo Town Hall and Muuratsalo Experimental House 當然也不是輕鬆的度假行程,可是我們還是在主要的商業街道區域晃來晃去了好一陣子,畢竟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做個便宜又好吃的決定。所以我們三個人就反覆地在那條路上走過來又走過去,看著大家的眼神讓我們深刻地覺得在北歐這個小城市、我們就是動物園裡面的那種怪異動物、而且為了覓食、還會自動自發地遊行讓大家不會沒有看到我們~~這餐後來選了普通的快餐義大利麵、份量比較小,Monlai 桑十點就又餓了.........又去樓下點了鮭魚三明治~兩大塊煎鮭魚讓這個完全變成真是很讚的餐!

第三個晚餐時間其實很累了(其實每天都蠻累的~)、腳也很酸(一大早趕車到Petajavesi 看古老教堂去,中午回到市區之後、下午又看了三個Aalto 的作品)。剛好我們看的最後一個作品其實是Jyväskylä 大學的建築,所以剛好就在大學附近,我們就想學校附近應該有好吃又便宜的餐廳吧!?剛好在一個路口看到兩三個餐廳、我們就選了一間人最多的坐了下來,看別桌的份量都很大,我們就想是不是要share 兩份餐點就好,當waitree 來的時候我們問了份量是不是都很大,她就笑說是阿~。我跟妹妹分享了一份碎鮭魚蕃茄義大利麵、Monlai 桑則點了一份牛肉漢堡配薯條。兩盤都是真的超級大的份量!!!!




PS. 在分站另有 Alvar Aalto's works in Jyväskylä, Finland 的介紹。

星期三, 10月 10, 2007

Venice Charter的片段解讀還有那個傳說中的屋頂....

前提:
其實現在是在圖書館看著ILL借來的一本MIT PhD thesis、其實在講日本妻籠宿保存的事情(雖然現在作的事情跟保存沒什麼關係,因為該論文作者之前發表了一篇文章跟我關注的史料有關係,所以就想順便拜讀一下她的博論)

書裡面提到了Venice Charter對於保存的關係,該論文作者在書裡明白指出"The Charter favored the retention of the existing state of a building, as opposed to restorative reconstruction of a previous or original form. It discouraged the destruction of later, non-period additions in favor of retaining of original materials wherever feasibl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 The Charter therefore made explicit policy statement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etical concern of any preservation effort, the authenticity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The authors of the Charter affirmed that authenticity was linked to a physical or material authenticity, that is, the presence of original building materials, and visual evidence of age." 就我的理解來翻譯的話,他們不鼓勵人家拆除尚可使用但是後來的增建添加物、尤其是這些添加物可被視為重要的歷史性紀錄。因為這些東西可以作為一種時代的視覺證物。
我只是想到那個傳說中的香蕉厝的屋頂....應該已經不在了吧~~

PS.如果有興趣,這裡有Venice Charter原文的連結。

星期一, 10月 08, 2007

預告~

過了兩個小小的conferences之後
這週還要跟老師meeting
不過想來預告我之後想要寫的東西:
去看Military Tattoo的分享、在Jyväskylä的晚餐、當然還有八月整個行程的景點(including the old church in Petajavesi, Säynätsalo Town Hall, Weimar, Dessau etc.)、習性跟蒼蠅一樣的柏林蜜蜂、英國火車玻璃事件、還有布魯塞爾和荷語區魯汶的可愛光景。
不過真的要先跟大家感嘆一下:在歐陸唸書的人要四處旅行真的是很方便呢!!
還有另一個要預告的事情:之後比較正經的旅遊心得會放到分站去、這裡就還是我幼稚的碎念和心情分享區。當然啦~因為大家都會連到這裡(我是這樣想像的啦~),所以我如果在那邊寫新文章、還是會在這裡放連結讓大家連過去的。

星期三, 9月 26, 2007

現在溫度:四度

我沒有騙你們
今天早上出門的時候是八度
現在居然是四度
我還看了兩個weather的網頁、都跟我說四度...................
愛丁堡是怎麼了?現在真的是九月嗎??

PS. 補一句昨天的中秋節快樂~
昨天睡前要去廚房煮水喝
開廚房燈之前看到有點光線照在冰箱上
晃了一下神才想到:這可是中秋月光呀~~
跑回房間拉著已經很累的Monlai桑一起來賞個月~因為已經很想睡了、所以就賞了幾秒鐘,也是開心 :)

星期一, 9月 17, 2007

擠兌、莎士比亞疑雲、三個月

擠兌
上週六和朋友吃飯、一起走回家的路上她告訴我早上她經過 Northern Rock 銀行在 New Town 的分行的時候看到她在電視上看到的擠兌人潮。原因是週五Northern Rock 銀行向 Bank of Scotland 求救 "for an emergency credit line",雖然 Bank of England 宣布會接手處理、就像台灣央行或是財政部的人雖然做了承諾,還是擋不住想要捍衛自己一分一毛積蓄的老百姓。然後我們一致欷噓地覺得台灣看到的擠兌原來在英國還是會發生,也同時覺得那些擠兌的老百姓真的都很可憐,就像台灣那些爆發財務危機的信用合作社一樣、把錢存在那邊的多半都是老年人和他們一輩子的積蓄,那些財團可能宣佈倒閉、然後老百姓的積蓄可能就直接蒸發、或是用鬼斧神工的方式變成財團另起爐灶的基礎。怎樣可憐的都是誠實的老百姓~朋友說了一句話:乞丐的兄弟是誰?就是誠實的老百姓... 剛才要去買東西、不經意地又經過那個分行,雖然今天是bank holiday、連郵局都放假,可是Northern Rock 銀行好像還是特別開放、擠兌的民眾還是大牌長龍.... (今天相關新聞)

莎士比亞疑雲
房東布先生前幾天跟我講了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的作品很有可能不是莎士比亞本人寫的。他說他跟很多人一樣、本來覺得這個又不重要、何必要這麼認真的去討論。可是最近他越看越多相關的資料之後、發現其實這個議題對很多人來說還真是很重要。比如說大家都會去Stratford-Upon-Avon看莎士比亞的故居(據說是全英國繼倫敦塔和愛丁堡城堡之後第三名的觀光勝地... 原來前三名我也都有貢獻到),如果那些經典名著不是他寫的、大家是在看什麼!?還有女性主意學者覺得每個重要的人物身邊的女人一定具有很重要的影響力、所以認真地研究了莎士比亞的妻子、寫了本書,如果他不是那個極富文采的文豪、那個學者花了那麼多時間的研究不就很枉然!?
布先生跟我說、他看了很多證據之後覺得他很相信那些名著應該不是莎士比亞本人寫的、原因如下:一個文豪的父母是文盲就算了、唯一的女兒也是文盲就有點怪,如果是文學家、有很多書籍收藏應該不會是太過份的猜測、可是他的遺囑裡面只有說到他最喜歡的床要給老婆、那個桌子要給女兒、卻完全沒有提到他的書。在他過世十幾年後、有人去拜訪他女兒、想看看莎士比亞留下來的書籍收藏、女兒的回答是一本都沒有。他的作品完全沒有留下任何手稿證據,唯一剩下的簽名手稿只有三份與法律相關的文件(像是遺囑之類的),可是三份簽名自己名字的拼法都不一樣。當時很多劇作家的戲在上演的時候劇場經理都會寫下今天的戲的作者是誰,可是唯讀大家認為是莎士比亞的戲劇的那些都沒有註明劇作家。還有莎士比亞從來沒有離開過英國、可是他在威尼斯商人等劇作中對於義大利等地的描繪真實地不可思議。
然而,布先生跟我說、他很相信那些名著應該是其中一個多數人相信應該是原作者的Francis Bacon。Bacon先生家裡很有錢、當然也受了很好的教育、到處旅行,甚至和當時的女王也有不錯的交情。有一說是因為他不希望他寫的劇作有得罪女王的可能,所以選擇不具名。
我後來問了一個問題、布先生忽然就有點卡住,我的問題是:既然劇作沒有剩下原本的手寫本、演出的劇場也都沒有寫劇作家是莎士比亞,那為什麼大家一直認為那些名作是莎士比亞寫的?其實這個問題可能多作點功課就會有答案,不過我還沒有那麼入迷,所以以後再說吧~
BTW, 如果大家有興趣,上面關於莎士比亞的連結是英文版的wikipedia、在第七個section 的speculation about Shakespeare 中的authorship 中就有略微提到這個事情,其中有提到三個大家懷疑可能的作者、也有提到首先提出這個疑雲的 Oxfordian theory

三個月
終於要講到自己了~
五月底從美國回英國之後就開始想要不要試著發表paper,六月中旬老師的鼓勵和幫忙讓我遞出了摘要投稿。從那時候一直到八月上旬就一直在努力想寫出跟老師說好的東西,我幾乎就把他是為我的第二年報告,可是在八月的熱鬧生活來臨之前我還是沒有完全解決,只好拖到柏林回來繼續努力。上週四終於寄給老師,隨之而來就是這週的presentation了。今天終於把要present的東西寄給老師看、然後再來繼續作簡報。時間過得真快~~~~
比利時的簽證還沒有消息、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們放假~有些擔心....

星期日, 9月 02, 2007

大會報告

在遊行一週後的生活完全的多采多姿和忙碌:
10日迎接韻韻、妹妹和瓊方的到來,
11日迎接了念融之後我就領著娘子軍們去了一趟Falkirk Wheel(雖然是個陰雨的天氣)、晚上趕集似地觀賞了期待半年以上的Military Tattoo(整個興奮和感動),
13日一大早出發前往Finland和Deutschland (Germany)的旅程,第一天的旅程就因為從Edinburgh出發的班機延誤而接不上下一班往Helsinki、導致第一天的行程被迫取消(包括已經訂了的火車和住宿就泡湯了、還要另外付一次開銷來cover這個損失),還好第二天認真地早起之後趕上了我們的計畫行程;20日結束Finland的行程、轉往Deutschland,在機場往市區的公車上就遇到不會講德文的第一個困難,好在還是順利到達火車站趕上往Weimar的火車(其實火車還延遲了近一個小時)。一路看很多也很累、很依依不捨地在28日送心愛的妹妹離開Berlin(去Amsterdam轉機直接飛回JFK)、而我和Monlai桑也在31日帶著疲倦、充實和開心回到Edinburgh。
每一件事情都很值得記錄&跟大家分享,不過還是先等我把遲了三週的報告趕完、還有那個即將要報告的paper生產出來、訂下九月和十月present行程的計畫之後再來跟大家詳述.... in other words, 只好請大家耐心等待了 :)

星期日, 8月 05, 2007

Edinburgh Festivals' Cavacade 2007

話說藝術節一年一度的遊行既然都有經過我們家門口、去年我又差十幾個小時錯失機會
今年又有北一女的學妹表演
我們當然是要認真看一看嘍~

6th The Imps Motor Cycle Display Team

8th The Mounted Band of the Blues & Royals


10th Taipei First Girls' Senior High School Honour Guard and Drum Corps 北一女中樂儀旗隊




11th Middlesex County Volunteers Fifes & Drums (USA)




12th Massed Commonwealth Highland Dancers (Australia, Canada, Scotland, South Africa & New Zealand)
13th The Band of the Moscow Military Conservatoire
14th Trinidad & Tobago Defence Force Steel Orchestra (Trinidad)


19th Edinburgh Mela

不過因為綿綿細雨、Princes' Street上又人滿為患的關係
我們兩個就決定分散到我們家門口幫北一女加油、也是不失那個心意~
所以啦~我們當然在門口拍完、就可以趕快回房間上傳照片嘍!!

PS1. 不過今年沒有看到Monlai桑說的藝術節老大帶頭昭告藝術節的開幕、是有些遺憾的事情。
PS2. 照片都是Monlai桑拍的、小video才是我錄的....不過我有點太興奮了~所以拍video沒有認真一直盯著螢幕、就有些過份好笑的失誤,還請見諒~

星期五, 8月 03, 2007

胡亂的感動

一直知道綠園這群小草到了愛丁堡,可是因為困在還沒寫完的報告、只好忍下想去幫些小忙的衝動、繼續面對電腦奮戰~
看了Howard拍的照片、真的很為她們喝采和開心,真的是很年輕可愛的小綠綠呀~
剛才看到今天外交部次長來替她們加油的照片、真的覺得挺開心的:台灣的女孩們真的很棒喔!!(不知道為什麼、很高興不是部長來而是真的很大方有氣質的張小月女士,可能都是因為女性的關係吧~)
Scotman網頁的相關報導、裡面的小video有幾個幸運的特寫喔!
雖然有點對十一日的表演等不及的感覺,可是也只能耐下心趕快完成手邊的事情、等著帶著老早買好的票進場感受她們即將帶給我們的感動~~
在wikipedia看到「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的詞條的解說裡面訴說著這個學校的校友優異的表現、就不知不覺有一種神奇的感動 :)
........還是停止胡亂的感動、認真做事吧...........

星期二, 7月 31, 2007

原來

其一:
原來跟某些人說話、一開始沒有直接說好和答應、就會被當成拒絕呀!我還真是一直到昨天才知道呢!我還一直以為我的態度是我再考慮看看說!跟不一樣的族群的人相處的方式還真是很難以自己習慣的方式來溝通~
其二:
原來我的愛丁堡夏天終於在今天、七月的最後一天早上來到....
其三:
部落格文章的生產量就是跟正事壓力的感受成正比。
其四:
原來我們家Monlai桑其實是游牧民族~呵呵~~

星期六, 7月 28, 2007

Edinburgh Jazz and Blues Festival 2007




經過Grassmarket, 意外地發現這個開心的週六早上有這個festival的活動。
很開心:我就是生活在這個一年到頭一直充滿各式各樣的 festival 的城市 :)

星期一, 7月 23, 2007

雜念

話說要生產、才發現很多以為知道的事情其實不是很確定,所以變成唸書的時間遠大於生產的時間,很是糟糕!
心中還是有很多雜念,其中之一就是最近一直繞在心裡的一件事情:從六月下旬收到怡成轉寄的張基義老師的文章之後心裡就一直有縈繞不去的發聲念頭,可是衝動的言語只能在自己的窩裡面講、所以就有前面那篇跟建築教育有關係的文字。去很多台灣建築系學生(和年輕的從業人員)都會去繞的準建築人手札看那邊的討論、心裡有更多想講的話,卻一直逼自己不要衝動亂說話、可是心裡一直很想講、可是又知道要把話講清楚讓大家聽懂我要表達的事情要花非常多的時間整理自己的思緒和用詞。
現在的我並不適合花這樣的時間:要在八月中之前如期交卷才能安心出去走走看看、要在九月前半生出另一份文字才有辦法順利表達&運氣好的話得到人家的回饋。光用想的都已經排到十月中旬,不知道自己到底為什麼還被雜念環繞!?難道是Dr.余說的:還沒被逼到!?我光用想的都挺緊張的、早上也不太敢賴床了呀~~~~還要修煉.............
PS.收到大學同學的通知、在八月中旬要在阿姆斯特丹和葡萄牙人結為連理了!!恭喜呀~~~

星期二, 7月 17, 2007

何必開暑修班?

看到一篇網路投書 暑修收費、學子吃不消,有強烈啼笑皆非的感覺。
為什麼他不是想怎樣不被當掉、就可以有完整的暑假讓自己用、就可以不用額外交暑修的學費?
「老師們普遍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與學習態度(當然那些確實很重要),常將同學們在課堂外的努力工作忽視」個人覺得對於大專學生來說、這種對老師的要求似乎有點苛刻!?又不是國小、國中或高中,導師才會也有責任對學生的課外生活加以關心。身為已成年的大專學生應該要有責任對自己各方面的表現做衡量權重吧!?
那麼想賺錢、為什麼硬要一個學位?為什麼自己不想念書、還要拿學位?如果覺得自己天賦異秉、為什麼要社會認定的學位?如果要區從於社會認定的學位、為什麼不好好唸書?
如果獎學金好申請、人人都有,那就類似老人年金呀!請問這些未出社會的年輕人覺得自己應該要領這種年金嗎?如果覺得自己有這種需要、那就等大家習慣於交出40%以上的所得稅、變成高福利國家就會實現了呀!既然台灣沒辦法做到那種程度、獎學金也不可能人人都有的!
抵抗暑修學費沈重的治本方式、我竊以為是認真上課交作業,就完全不用考慮暑修或是重修這種時間(和金錢)上的重複浪費,不是更有意義?為什麼可以字裡行間好像一副很有道理、其實都是捨本逐末呢?
不然、我們也可以建議各學校不要開暑修班呀!反正老師和學生都不愛上、還會有謀財惡名,反正學生不用功被當、後來延畢都是自找的,不是嗎?

星期五, 7月 13, 2007

建築教育

寫在前面:我受了台灣建築養成五年大學教育、在事務所短暫實習過、唸過碩士班、也當過學院派的專任助理,目前專注的課題不是建築教育這個部分、我只是對建築教育有一點想法....

建築人的信箱最近多少都有機會收到張基義先生寫的「台灣建築的美麗與哀愁」,張先生提到台灣建築界的一些問題:包括實務界的執業面、證照考試的弊病、學生學習的困難、老師教學的困難和專任師資的狹隘。我想張先生會寫這篇文章、是看到了一些台灣建築界的問題、希望激起大家的重視;而大家認真轉寄這篇文章、也應該是看到台灣建築的一些問題、對於部分張先生的看法深有同感。其實收到這篇文章是讓人有正面感受的:畢竟是很多人如此地關心著這樣的問題,但是建築教育的問題極其繁雜,各種語言無數的文章討論都是針對這個問題,許多PhD的論文也是討論設計教育的問題,可是適合我們的答案在哪裡?

建築本來就涵蓋廣泛、不管是設計實務、歷史理論、規劃、環境配合、設備控制、結構與構造的設計都是建築的產生中有形和無形地深深影響著。有一種想法讓我深深地困擾:如果只有事務所的實務操作是重要的,那麼、試問:為什麼要念建築系?何不直接進事務所?如此一來、不但可以較早開始從事生產、累積的經驗比在大學待五年還多還有用??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是回到了現代主義之前的imitation with classical orders就好了?反之,如果建築師事務所並不能完全取代建築教育,那麼建築師事務所不能取代的那部分是不是其實就是大學建築教育不能忽視的一環?

個人認為建築教育應該實務和學院並重:
一方面不應該只是進入建築師事務所的踏板。不然直接去事務所當學徒就好、何必拿建築系的學位?這種情況拿學士都已經屬於浪費時間的作法了。如果只有建築系學生和建築師腦海中只有實務、而沒有理論背景的發展,那麼他們的設計作品和「高級(?)」販厝的差異或是只有模仿的年代在哪裡?建築史和建築理論是不是都要丟到垃圾桶?也不用一直看大師的作品和他們要表達的理論,因為我們的建築教育似乎是不需要!?
另一方面也不應該只有建築史和理論,畢竟這個只有紙上建築沒辦法讓太多人信服的年代,因為我們還是期待建築系畢業的學生可以有實際落實設計理念的手法、對我們的環境有些改造讓我們的環境有機會漸漸進步。但是如果沒有歷史和理論的洗禮、建築設計的豐富性和發展潛力要更上一層樓的機率到底有多高?

建築師對建築教育的貢獻可分成兩個部分:學院創意引導和實務經驗傳承。
如果建築師要當學院的老師、就應該要有有教無類的引導的領悟、想辦法引導學生的興趣、不應該只教自己喜歡投緣的學生,在學校教設計、主要要引導的是學生設計的發展可能性,如果遇到不適合沒興趣的學生、也應該要引導他們走他們喜歡的路、讓他們知道多浪費大學四五年的時間只是賺文憑而跟未來工作的期待沒有關係是浪費生命的作法。
建築師傳遞實務經驗和考量應該放在學生主動到事務所實習的時間、建築師可以利用這樣的環境自己實務經驗的傳遞,當學生的設計本來就是在天馬行空找到一個可能的出路的時候、在實務面的事務所面臨截然不同的現實面是學生主動想要去事務所實習的時候可以吸收的。學生在事務所的實習多半都是拖累事務所的進度、這是接收實習學生的同時事務所和學生雙方面就要知道的事情,事務所收學生抱持的當然要是付出教學的心態、學生也是同等的付出和吸收:這樣事務所的實習才會雙方合作愉快~

很多人小學國中都補習,很多人覺得跟自己老師補習就會拿到比較高的分數。我很幸運國小國中都沒有跟自己的老師補習、老師也沒有怎樣給我低分,考到幾分我就是拿幾分。因為老師在課堂交的就是原則,習題的變化本來學校有限的課堂時間就教不完,所以一種方法是自己回家做習題練習、另一種就是去補習、老師有更長的時間可以把習題的變化都演算一次給大家看。

建築實務自修的難度是很高,可是在學校的教育教學生的不應該只是怎樣操作面對實務習題、而應該是引導學生思考創意的概念。如果學生想在建築系學到的只是實務、我會奉勸這種學生:還是不要念了、早點去事務所吧!!

我們的建築教育不應該只是讓學生盲目地受五年建築教育之後、只想進建築師事務所和考上建築師執照。建築應該有更多更廣的面向是需要被思考的。

how?

怎麼尋找平衡點?不違心又不開罪?
怎樣才能切中主題又不被對號入座?怎樣才能不得罪、不說錯話?
順其自然、安靜??

星期二, 7月 10, 2007

在學校碎念

在學校做事情還是比較認真~~
尤其是發現所有的人都很認真:屬猴的帥氣伊朗先生已經接到Cardiff 接下來這個學年一年的兼任聘書、所以他會努力在月底之前把論文第一版初稿完成。屬羊的美麗義大利小姐也是很認真、似乎是要趁著下個學期的tutorial開始之前衝刺的樣子。屬虎的有效率加拿大先生也是很規律地出現在研究室、尤其他搬到隔壁研究室之後更感覺得到他的規律認真和高生產率。另一個屬虎的N先生也在為了回去田調之前狂努力。其他要 first year report 的人也很努力。
今天接到爸爸的電話,爸爸聽起來好像很累、其實很心疼卻也不好多說什麼。不過爸爸說、其實現在我(們)認不認真他都沒辦法知道,我笑說可能要有辦法畢業爸爸才有辦法知道。不過自己想的是:認真這件事情到這個年紀就是對自己負責嘍!旁人也真的很難知道呢~~
BTW, 今天去總圖借幾本書的時候,看到了一些臉上寫著「我剛來這個學校」的人、有些是跟著圖書館導覽的行列(還在剛借完書的我身後講可以用這個機器自己借書、好像我是在模擬給大家看一樣)、也有些看起來很像台灣人的人穿著外套背著包包在圖書館晃(身為東亞人、是不是台灣人應該還蠻好辨認的,那幾個人真的看起來像是在晃圖書館、不像在找書)。在等微波爐熱午餐便當的時候、我跟Monlai桑說:忽然覺得我們真的來好一陣子了呢!一方面又看到了新人出現、另一方面系上其他PG students也紛紛準備離開,時間過好快喔~~

星期一, 7月 09, 2007

法國聯考的哲學考題

在電子新聞網頁看到法國聯考的哲學考題 的翻譯報導
覺得很有意思呢!
其實台灣不是唯一考聯考的國家呀!
也許是因為教改一直被畸形化地報導、我也一直沒有認真弄懂教改之後的運作方式,
只是覺得好像很複雜。
所以我還蠻喜歡自己以前的聯考方式和準備:跟同學在天黑之後還一起唸書、搞懂一些問題的感覺其實也不錯!不過像法國哲學考題這類題目、我可能還需要很多很多的努力吧!呵呵~~

星期日, 7月 08, 2007

離開愛丁堡之二:等待15個月後的玲穎(和銘軍?)


IMG_6958
Originally uploaded by nanwei

六月初某天和Monlai桑去學校忘了帶手機、本來想也沒什麼關係,畢竟平常一週手機也難得響一次。很稀奇的是:回家居然看到有四通未接來電!!趕快回撥才發現:玲穎隔天下午的飛機要回台灣田調&辦囍事了!
只有印象中知道她六月份要回台灣、沒想到轉眼間六月才悄悄來到、她也馬上要走了。
硬是約了她隔天中午吃頓飯、不管是turkish kabal or all-day breakfast in City Restaurant都好!!

隔天中午、和格子先生還有另一半,四個人一起擠在City Restaurant的一小桌吃有點早的午餐,當然是好像也沒有特別感傷地東聊西聊,也聊到明年的九月她才會跟阿軍一起再來愛丁堡。還是有些感嘆:大家紛紛離開,雖然好像像玲穎和Muriel的離開都會再回來、也都可以再相約在台灣,可是還是情緒地有些小失落。

吃完飯、玲穎也該去拿行李去機場了。說了再見、即使明明知道會再見、明明平常也都各忙各的、看著她和格子先生的背影還是有些帳然若失的感覺,我只能繼續祝福她、跟祝福每個離開的朋友一樣、一切順心&健康幸福!

星期六, 7月 07, 2007

學業擺一邊的二十天之part 2: 妹妹的畢業典禮



辛苦的爸媽因為三個女兒分散在三個地方,所以今年五月爸爸先回台灣看到大女兒之後就跟著媽媽一起歷盡千辛萬苦到蘇格蘭看二女兒,看完二女兒之後再來去另一洲參加小女兒的大學畢業典禮!

我們家小妹雖然是我們家最有藝術設計天分的孩子,可是求學的路比較起來特別地辛苦。而且這個不到四十公斤的小孩自己一個人在大家都覺得很亂的紐約求學、是爸媽一直很擔心的。身為姊姊雖然都一直跟爸媽說要讓小妹獨立、不要擔心,也都跟小妹說念大學就是要自己面對一切,可是心裡還是會覺得捨不得:設計課在台灣本來就辛苦、可是在台灣的設計課的辛苦程度和在美國還是有天壤之別(簡單的小例子:台灣的畢業正圖很少人可以畫出20張剖面、而她在平常的討論中就要畫出60張剖面圖);非母語的表達本來就辛苦、建築系的表達就更要有說服人家的能力,她除了努力講清楚之外、其他的辦法就是做更多的模型、畫更多的圖來讓人家瞭解她的意思;本來就不熟悉的語言一開始就要拿來全方位地用:除了一開始沒辦法跟老師好好溝通、會被老師誤以為偷懶不認真,還會因為總是出問題、卻廣播不清楚的地鐵班次常常改變而一直坐過站、坐回原點、詢問之後再重新出發,到了學校早就遲到了,不要說課沒上完整、也會讓老師討厭。

其實全家都很期待這個畢業典禮!!爸媽努力安排、我很幸運地跟上、不過姊姊和姊夫就沒我這麼幸運。因為爸媽來訪的機會,我就陪著爸媽橫越大西洋、幸運地參加了妹妹的畢業典禮。整個早上我都一直在感動地想掉淚、還跑來跑去想幫她和爸媽多留些記憶的畫面。保守貼心的媽媽一直守在位子上等爸爸和我回去,所以妹妹上台的時候媽媽一個人在位子上努力地幫小女兒拍手喝采!爸爸帶著貼身小相機也是跟我一樣走來走去,就是想多拍一點這個小女兒努力戴上學士帽的一刻,怎樣辛苦地飛那麼遠、好像都值得一樣!我就傻傻地一直感動到盈眶、然後忍住感動認真卡位按快門。

爸媽很辛苦,三個女兒大學以上的畢業典禮都努力安排參加。姊姊在台南、去,我在中壢、去,妹妹在紐約、還是去!碩班畢業姊姊在台南和芝加哥、爸媽也到,我在台南、爸媽也到。爸媽還是承諾要繼續唸書的妹妹和正在唸書的我:如果他們有辦法,他們還是會來。其實真的很辛苦、可是就是很感謝~~

其實這次去紐約找她,聽她當笑話地告訴我這些事情,心裡滿滿的心疼和捨不得卻不知道怎麼說。聽她對於未來的未知和徬徨,只能一直跟她說還是要繼續加油、努力找到自己的路!沒有一個人什麼都會、也沒有人什麼都不會,有捨有得。選一條自己喜歡的路就努力勇敢地走下去,沒有一條路永遠平順、努力走下去之後的成就才會無人能及。小芃加油喔!!

離開愛丁堡之三:Dr. 余一定會是好老師

其實在愛丁堡這兩年多、是在二年級之後才開始跟大家真的比較熟一些
除了Monlai桑在我去年夏天回台灣的時候跟大家去了湖區
我第一次跟大家出遊其實是源自於余小儀學成歸國前的羊長城之旅!
其實是有點奇怪的感覺:和大家越來越熟的原因是因為賤行&相送~~

感謝余小儀的Leaving party、大家去羊長城的深刻印記、余小儀的畢業典禮、最後的York之行和Sandy Bell's 的last drink.
一次又一次地知道余小儀是個認真的好人(當然啦~拿到博士的學識淵博就不用講了!)、不管是平常相處的可愛還是部落格中詼諧又勵志的發言都是我很羨慕的。可是回台灣之後余小儀和她的一等親應該都會在高雄吧!?高雄跟我從小到大的生活圈實在是有點遠,不知道之後到底可以多常聯繫!?我都還沒吃到傳說中的油飯和珍珠丸子哩!!可能必須採用余小儀之前的建議吧:大家一起約在中部出去玩!!

後記之一:大家在余小儀的畢業典禮當天紛紛在想自己畢業的時候會不會有人一起來拍紀念照?還是好友都先行畢業了?在場的朋友算一算、除了一個博一快結束和已經開始半年博三生涯的、其他的大家(包括我和Monlai桑一共六個人)居然都是博二!在大家紛紛期許自己明年畢業之際、我和Monlai桑只能平靜地跟大家說、如果大家明年都畢業、我們一定還在啦~~只能說領域的差異真的很大呢!!
後記之二:原來念博士班除了學費是一大筆開銷、要畢業這件事情也是所費不貲阿:要口試要交幾百磅、論文要精裝的價錢也不少,還有要參加畢業典禮還要幾百磅的長袍和入場費用。這還不包括畢業證書回台灣之前拿去認證的錢!!

離開愛丁堡之一:醫社美女怡嫺

四月份知道怡嫺要離開的事情覺得好像很突然
因為一直以為她會在愛丁堡繼續工作個一兩年的
四月底找她吃了頓飯、還是覺得跟她吃飯聊天都是開心的!
只是這次她的離開不見得還會在愛丁堡遇到了吧!?
只能相約台灣的某處、去高雄找她和其他美女們吧!!
後來用msn再跟她聯繫、才知道她家還有人健康微恙
只能誠心地祝福她和她的親朋好友都健康&開心!

星期日, 6月 24, 2007

老人家

大家都會老、可是大家老了之後會變成怎樣的人呢?

房東的媽媽自己一個人住了二十幾年,這些年間除了兒子、女兒和外孫們偶爾的拜訪,其他時候就都只有收音機和電視的陪伴,加上不喜歡外出、年紀越來越大行動越來越不方便之後就更不喜歡出門了。房東先生從半年去找一次媽媽、發現媽媽這樣的問題之後,開始改成一兩個月去陪媽媽五到十天不等,其他的日子就剩下房東媽媽興之所致地頻繁電話聯繫。房東媽媽的問題就是一個人住久了、又沒什麼事情,所以就開始會幻想:幻想有人想要竊據他的房子、幻想有人偷偷跑進來,不然就是頻繁地狂打電話給房東講三五十年前的事情、講電視或是廣播上講的事情。頻繁的程度可以在五分鐘之內連打兩次電話,也可以沒有人接應的話讓電話響了三十幾聲。

我幾年前過世的奶奶很喜歡跟人家誇張地敘述家人對他如何、好的形容捧上天、壞的形容到天地不容。她還是會思念兒子、還是會判斷那個兒子和媳婦會盡力幫她完成她想要做的事情。可是身為老是做事、卻被形容成超級不孝的晚輩一定是滿心地難過和不開心,可是、對於把自己(或自己的另一半)養育拉拔大的長輩永遠還是有一份感謝和關懷。

電視劇「草山春暉」中的老媽媽在老爸爸過世前後開始了幻想和阿茲海默症,大兒子為了母親的健康想盡各種辦法照顧老媽媽,努力讓她有適量的活動、才不會亂想、才不會睡不好。到底要怎樣照顧老人家?

大家都會有變成老人的一天,可是沒有人可以預料自己會不會有什麼毛病:不論是身體或是心理的、記憶力的。可是我想身邊的老人家都是拉拔自己或是自己身邊親密的伴侶長大的人,沒有人不會心懷感激的。只是要怎樣幫助老人家、讓老人家可以活得開心呢?這才是問題的重點...

星期五, 6月 22, 2007

這個陰鬱的六月



過了三分之二
有陽光的日子寥寥可數、而且也都只是出來晃一下不是一整天的那種燦爛
昨天是今天白天最長的一天
太陽也只有在下午五六點的時候出來笑一下子
八點半從filmehouse走出來就又是陰冷的天空
吃過晚餐硬是想幫這個最長的白天留點什麼
結果只拍了兩張沒有特色的陰霾天空
唉~~

星期四, 6月 14, 2007

最近的新聞....

台灣的新聞最近應該是那個楊宗緯最紅了!
一面倒地支持他的社會輿論讓我覺得真是病態到極點,大家都說哪個藝人不說謊、又不差他一個,反正他幾歲、說不說謊、都跟他的歌聲好沒有關係。這麼說的不僅僅是普羅大眾和無名小卒,新聞上有頭有臉的政治人物和藝人也都對他的行為報以同情的態度。我覺得整個社會都發神經了:從小學的誠實是不是已經不適用?反正大家都撒謊、也不差多一個人、所以大家應該忽略他的不誠實??他的道歉只是說明他知道自己的錯誤,並不表示他的錯誤就此蒸發。他的歌聲也許很優秀、可是同時他也欺瞞真相:這兩件事情是同時並存、並不會因為歌聲好就當作沒有說謊、也不能說謊就當作沒有歌藝。好難理解在網路新聞看到的消息是這麼地荒腔走板!!前幾天看到一則新聞、是網路寫手的投書,標題是別再寵藝人,內文主要是從林曉培撞死機車騎士開始的;另外也有新聞提到有病態記者去打擾楊宗緯的家人。以上兩種我也都覺得很令人髮指,可是每個事件都是獨立的問題、並不能因為問題A的八卦性比較驚人、就當作問題B是不存在的。

最近還有一類新聞似乎多到可稱得上驚悚的程度:就是無恥的大男人性侵身邊的小女孩這種。這種新聞的標題都是聳動置極、內文也不會有太大的差異,所以我多半都看了標題之後感嘆又多了一個可憐的小生命、盡量迴避點這種新聞來看。可是這種新聞似乎最近超級多,實在不知道到底是怎麼了!?這些無恥的男人為什麼不敢花錢去買願打願挨?為什麼要摧殘小生命??到底是台灣社會的性教育太不普及?還是只是這些男人太變態?

最後一個嚇人的新聞是政治人物,宜蘭縣民進黨籍立法委員因為妹妹堅持非綠路線(他是說妹妹是藍營、但是妹妹說自己是非藍非綠,所以我採用當事人被記者訪問的用詞)而造成某些選民對他的質疑,他就決定要跟妹妹斷絕親屬關係、以曉大義。我本來覺得他這樣的行為應該會為人所不齒吧?把自己的前途看得比親情還重,可是後來退一步想、也許這個社會的問題就是很多人覺得這樣才是「對」的,他才會做這樣的決定吧!?

不知道為什麼我有這麼多不懂!?

星期一, 6月 11, 2007

既然大家都忙...

我只是來這裡晃晃、確定沒有遺漏了誰的腳印
然後告訴你們我的新發現:Guardian Unlimited的首頁右側可以看到World View: the best images around the world
似乎每天都不一樣、今天(11th June 2007)看到的是15張照片、其中第三張男孩的可愛笑容讓人舒服、第五張的西班牙慶典讓我覺得很特別。
提供大家有事沒事可以去看看好照片~

星期四, 5月 31, 2007

蘋果日報5月28日的人間異語

報導原文:
蘋果日報網路版:北一女讓我適應社會不良

Q:我聽過現在30歲上下的北一女校友,即使在學校時不認識,還是有人可以一眼就認出校友,難道這個族群具有辨識性?
A:前陣子,我隔壁辦公室新來一位女同事,她一報到就著手改善辦公室效率,包括設定電話快速鍵、改良辦公室的共同行事曆。我那時覺得她有北一女的味道,果然一問之下,她是我的隔壁班同學。其實辦公室這些問題從以前就有,但大部分人視而不見,只有北一女的人才會幹這種事。


沒經歷過社會化洗禮

Q:為什麼妳不覺得她是台大畢業,而是猜她是北一女校友?
A:那不一樣,差別在於這個人的聰明是不是經過社會化。被社會化過的人會顧慮很多,會考量到自己是新來的人,做這些改良會不會引起其他同事不快。
北 一女校友的聰明看起來就是沒經歷過社會化的洗禮。因為高中時期是進入成人世界的前段過程,北一女的環境是一個真空密封的罩子,把一群聰明女生的小孩特質直 接打包運到成人時期。這群女生經過聯考的試煉,在人格還沒定型前,可以盡情發展自己的特質,不用顧慮外界的眼光。這種在青春期培養的自信力量很強大,可以 延續一輩子。
如果是台大人,但不是北一女畢業,這種自信就等於是在成人時期培養出來的,還是比較容易被社會規範馴化。

Q:所以北一女培養的為所欲為的自信,會讓人很難適應社會?

A:是呀,進了社會,不會有人容許妳為所欲為了,所以會變得格格不入。看到人家的偽裝會一下子就揭穿,因為沒有特定意圖,人家就會覺得妳怪,也會防著妳。而且因為理解事情的時間太快,講解給別人聽,大家聽不懂,就覺得妳這人更怪了。

自主性太強不受控制
北一女的人有小孩的天真,覺得如何就大剌剌講出來。但卻永遠搞不懂社會上那種說一套做一套的邏輯。而且,我認識的北一女校友,因為自己聰明,也傻傻的認為 別人也一樣有自信,所以對人都沒有什麼防備心,在工作場所就常常被整。我看我周遭辦公室的情況都是這樣,北一女的人老是被人從後面捅一刀。
我很驚訝社會有這麼多看不得人家好的人,這在北一女簡直不可想像。高中時期當然總有不對盤的人,但絕對不會去扯人家後腿,大家只會看自己要走的方向,不會看別人要走什麼路。
直到很久之後我才理解,有自信的人不會去做勾心鬥角的事,會把時間花在改善跟建立事物;但沒信心的人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出什麼來,寧願去扯人後腿。

Q:老闆喜歡用北一女的人嗎?

A:應該是又愛又恨吧。對老闆來說,北一女的人雖然聰明努力,但是不好用。因為自主想法太強又不受控制,如果老闆的作法不夠有效率,她會直接反駁老闆。
北一女有兩個人物很有代表性:一個是呂秀蓮,她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管人家怎麼講 。另一個是周美青,雖然老公是馬英九,但不站台也不助選,徹底地我行我素。我認識的同學幾乎都這樣,我行我素又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每一個幾乎都社會適應不良。
記者史倩玲採訪整理

我的生氣:
雖然我知道看到這篇文章很不高興是很笨的反應,可是我還是覺得很生氣!
已經忘記前幾天不知道怎樣去看到少正卯先生的blog上面這篇報導轉載,看了雖然覺得很莫名其妙、可是我還是很想看到報導的原文,所以很費事地去註冊了很麻煩的壹蘋果網路才看到這篇舊文。
我覺得並不是這樣的:
念北一女讓我知道什麼樣厲害的人是怎樣的謙虛,這個看法讓我受用無窮:知道永遠都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懂、永遠都要知道努力和認真!我認識我們這屆第一名畢業的朋友、儘管已經厲害到不行還是背著千斤重的書包、永遠都認真,在我請問她我不懂的課題時、她的解釋讓我一點都不會感受到壓力、也能清楚地瞭解;相對的我認得一個也是功課很好的人、看人的態度就是有那麼點傲氣,可是我只能解釋這是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
大學之後很多次新認識的朋友知道我的高中念得是那個學校之後總是露出驚訝的表情,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優秀??大一的寒假認識了一個朋友、他跟我說我很不像北一女畢業的,因為他妹妹是我下一屆的班聯會主席,所以他認識的北一女的人都是比較強勢的。那時候我有點困惑:所以那個學校畢業的人就都應該有一樣的個性嗎?
我們家族裡面北一女畢業的也有好幾個,每個人個性都不一樣,要怎樣說哪一種是典型的北一女學生?正直是一回事、表達的方式一定各自不同!
「我行我素又適應不良」!??我好好奇這位受訪校友的朋友到底有幾個人會真的覺得自己是「我行我素又適應不良」!!我想多數的人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在意其他人的看法、雖然到底在意他人的看法有多少意義是另外一個大問題,可是我們應該都不會否認在意太多對自己的進步和努力一點好處都沒有,我不覺得不要在意太多就是符合他們說的典型「我行我素」!另外如果大家都適應不良、不是應該都去掛精神科、看心理醫生了??

隔夜後的想法:
我想、校歌每週唱了三年,歌詞中的「齊家治國一肩雙挑」應該是一種期許。雖然每個人遇到的事情和狀況都會有所不同、也會因此調整自己的步伐,可是對事情的堅持在某個程度上還是在的。(當然、「對」的事情的定義又可以分成很多種,某甲覺得對的事情可能某乙覺得錯、這種事情就先略過)對穿梭在總統府前的那三年我有什麼驕傲?我不認為有、可是我很珍惜我在那裡受的考驗和打開的眼界。即使我那三年功課不好、常常在徬徨自己的未來,可是回首來時、深深覺得值得。
PS. 當然、擇善固執的想法不會因為念那個學校就不同,我家小妹也很堅持很有毅力。我只是陳述身為被敘述的群體的一員的看法和感受。

星期日, 5月 27, 2007

四月的奧地利:札記篇

很多人的旅行記錄報導性很重,不過因為我目前沒有心力寫報導、連照片上傳都一直找不太到時間處理,所以請大家耐心等待。
雖然我知道這樣有點過份,所以想看照片和說明的請先到另一半的家屋去找gallery中的奧地利之維也納、格拉玆旅行,他上傳了近150張的照片應該可以大概知道我們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東西。

第一天:晚上到達Vienna (Wien)
第二天:搭Semmering Railway線(from UNESCO and Wikipedia)的火車到Graz(from UNESCO, Graz Tourism, and Wikiepdi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n Austria)
第三天:傍晚搭火車回到Vienna
第四天到第九天:每天都在看房子、很累也很興奮
第四天:Majolica House、遇到好心的婆婆讓我們看樓梯間、還送了我們兩顆彩蛋
第八天:Gottfried Semper morning and the afternoon of Kirche am Steinhof & great dinner
第九天:morning of Wagner Villas and the afternoon of Adolf Loos
第十天:早上當純觀光客閒晃、下午就搭飛機了(因為後段航程的延誤、十二點才到家)

星期五, 5月 25, 2007

壹週刊專訪蔣友柏:面對歷史

這幾天蔣友柏在壹週刊專訪講的話似乎受到很大的關注
我本來想要去找到壹週刊的原文
不過想想應該也是有著作權之類的限制
不然就沒有人要去買雜誌了
所以只有找到這兩篇二手報導
想知道的人就多少看看吧!
東森新聞版中時電子報版

星期四, 5月 24, 2007

學業擺一邊的二十天之part 1: 爸媽來到愛丁堡

雖然老師在四月底的meeting 說到這半年應該是我論文調整很關鍵的一段時間,可是五月份既定的行程還是持續地進行下去。

第一段就是我們到愛丁堡唸書這幾年來一直盼望的一件事情:爸媽來愛丁堡!!

五月初在另一半meeting之後就是我們迎接我爸媽來的準備、一時之間才發現家裡平常真是髒得有點離譜,不過這都只是小事,爸媽長榮班機到達Heathrow之後轉bmi的最後一班飛機到底可否順利銜接一直是我擔心的大問題,在我當晚一直盯著時鐘和手機的晚餐之後還是發生了。 [在這個環節中令我很不高興造成爸媽嚴重不便的是長榮的黃先生(好像是工讀生)、雖然爸媽在飛機上就已經請座艙長聯絡地勤帶爸媽在偌大的Heathrow轉機,這位黃先生卻只有在gate門口遞上已經下班的長榮機場櫃臺電話、然後告訴爸媽說Terminal 1 離他們所在的Terminal 3 很遠、要爸媽自己過去。在Heathrow轉過飛機的人都知道Heathrow有多大,要轉機有多麻煩、何況是對環境和語言都不熟的人。再加上長榮的飛機又延遲了半個小時,這位黃先生的不友善和推卸責任對爸媽的轉機當然是雪上加霜,後來當然造成爸媽趕不上飛機。我撥了黃先生提供的電話、機場櫃臺已經下班,長榮沒有提供任何緊急電話和協助。後來我們靠了在愛丁堡的好心黃先生去幫我們聯絡到長榮的人、他們最後還是派了同一個不負責任又冷漠的黃先生來協助,爸媽當然是很無奈、說了一句為何當初不帶他們轉機,他卻完全無禮地漠視爸媽的話一直講對講機,後來才找來好心的馬來西亞裔黃小姐] 好不容易來了這個好心的黃小姐(馬來西亞人)協助爸媽安排長榮造成飛機銜接出問題之後的住宿和隔天北上愛丁堡的飛機,讓我們晚了十二小時接到爸媽、而這十二小時之間爸媽自己從Terminal 3 走到Terminal 1、之後終於再次聯絡到不負責任的黃先生的時候還是要我爸媽自己從Terminal 1 走到Terminal 3、黃小姐安排爸媽上車到旅館、爸媽自己check in for hotel、稍微睡不到四個小時(加上時差的疲勞)又趕緊到機場等黃小姐進一步的安排北上飛機,其實我們真的好心疼爸媽這一路的奔波,可是看到爸媽還是好高興!!可是爸媽的疲倦已經寫在臉上。

短短兩天爸媽真的很辛苦、一方面長途飛行本來就很累,另一方面六七個小時的時差對他們來說很難適應,而且愛丁堡的天氣不管對於長期在台灣的媽媽或是在泰國的爸爸都是太冷。可是爸媽還是很努力地克服飛到愛丁堡來看看我們、以及我們的生活環境。我一直跟爸媽說待久一點可以順便觀光、身體對於時差的適應也比較不會那麼累,可是爸媽說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來看我們!即使長榮的地勤很不友善、即使要使用他們很少很少使用的語言來克服和溝通、即使我記錯了爸爸習慣的口味和菜色,爸媽還是很努力地來到愛丁堡、還是忍著疲憊要看看我們的生活環境、要在超市裡面找到類似養樂多的飲料給我解饞,更不用說他們的行李裡面滿滿的愛心:除了我愛吃的好勁道、還有真空滷蛋、還有媽媽一個一個結慢慢編起來的愛心中國結飾品!

講到這個還是會很感動&難過,真的很想念爸媽、可是我能做的應該也只有好好唸書、讓他們安心而已。

妹妹早上傳給我一個blog的文章(一張小抄‧一個阿嬤的勇敢故事)、她說她看了眼淚馬上飆出來,我想我的文筆沒有人家好,可是我還是有疼我的爸媽和我的幸福!爸爸媽媽、謝謝您們~~~~~~~

PS. 非常感謝長榮那位馬來西亞裔的黃小姐,爸媽本來要給她小費、可是她堅持不收、希望以後也會有人幫助她父母,我真的衷心感謝黃小姐、也祝福她的爸媽!!

星期二, 5月 01, 2007

勁秀系列Ⅱ: 小洋春-黃沛瀅個展

這是我國中同學的最新個展
在台灣的朋友有空可以去看看

展 期:2007年4月20日至5月27日
展覽室:
關渡美術館 102˙103˙104
開幕式:2007年4月28日下午3:00
地址:112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電話:+886-2-2896-1000 ext 2432
傳真:+886-2-2893-8870
信箱:kdmofa@kdmofa.tnua.edu.tw

文╱關渡美術館
專為青年藝術家量身打造的「勁秀系列Ⅱ」:「 碎形-黃蘭雅個展 」、「 小洋春-黃沛瀅個展 」、「 過的不好-唐唐發個展 」,刻正摩拳擦掌,準備登場!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勁秀系列」,延續去年以來申請展「一炮三響」的模式,刻意安排每次三檔個展同台競秀,一方面用以激發創作者彼此之間的對話觀摩,另一方面則提供觀賞者對於當代藝術的對照與閱讀。
如果說日前展出的「勁秀系列I」:「鏡花水月-陳文棋個展」、「超高難度限制級瑜珈-侯怡亭個展」、「五花肉系列:肉兵器-常陵個展」,都是以「身體」作為藝術創作的文本,那麼4月20日即將開展的「勁秀系列II」,則特意藉由黃蘭雅、黃沛瀅、唐唐發這三位藝術家的同台較勁,鋪陳當代藝術家對於不同媒材的關注與開發。
其中,黃蘭雅延續慣用的熱熔膠,創作造形奇美的花草物件,打造新的意像系列:「漂浮與埋植計畫」;而甫獲台北美術獎的黃沛瀅,此次特在膾炙人口的瓦楞紙雕塑裝置之外,推出新作品:「小洋春系列」,藉由鮮紅色的球形物與管狀物的串接,形構出不斷蔓延、滋長的生物體;唐唐發則於錄像、裝置作品系列:「過的不好」,以針線、菜瓜布等等日常物質,敘說現實生活中逃也逃不掉的環境壓力與救贖無望的失落。
「勁秀系列Ⅱ」的這三場個展的並現,預期可為觀眾帶來另一次震撼而難忘的腦力激盪、視覺按摩以及美感擴張的享受。
更多相關展覽及或動訊息請見關渡美術館

【創作自述】(展覽簡介)

<分>
細胞核由一化分為二的瞬間,生命就以排山倒海、綿延不絕的嚇人力量,迅速地繁衍開來。那是一股令人不禁屏息感嘆、令人難以相信的蓬勃、旺盛能量。它不斷湧出,就像是要充滿整個世界似的…。
生命的張力,不消一會兒,就這樣戲劇性地,揮灑成一片盛氣凌人的壯闊風光…。


<合>
還未回過神的人們,這才透過顯微鏡,欣賞這段迷人光景。但就在這個時間點上,受到蓬勃生命力召喚的他們,終於意識到:「隔著鏡片聚精會神正在觀看的我們,原來也在同樣的時間裡,進行著同樣激烈的神經與細胞之間的運作!」


<組>
傾瀉的力量來到壁面,它們堆疊、交錯,映入眼簾的是一股渾厚磅礡的氣勢。
我將這一切比擬為畫作意像。因為我將「空間」,當作畫布,將「媒材的各種質感與肌理」,當作顏料。它們鋪天蓋地的延展開來,讓我們置身其間時,彷彿面對被漫天飛禽遮蔽了的穹蒼,彷彿掉入萬丈深淵,被所有不知名的魚類團團包圍住。
這是一幅抽象繪畫。
一幅讓我們因空間的邀約而踏入「畫中」,因現實的覺醒而跳脫「畫中」。「畫內」與「畫外」的當下意識,決定了我們「身」與「心」的分立感應。

Division
The instant that a cell nucleus is divided into two, life rapidly propagates with an astonishing huge and ceaseless force. A breath-taking, prosperous and vigorous energy emerges as if it was going to fill the whole world. The tension of life dramatically sprinkles into a domineering magnificent scene…

Gathering
Abstracted people now appreciate this charming scene with a microscope. They are evoked by energetic lives and finally realize, “We, concentrating our attention to observe through the lens, are actually going through the same furious interactions between nerves and cells at the same moment.”

Composition
A powerful and majestic vigor piled up and laid out on the wall…it is an immense power. It is like a painting, only that I use “space” as a canvas and “the texture of media” as my paints. By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strokes, the picture simply looks like the firmament covered by birds that flock all over the sky. We get lost in a bottomless chasm and besieged by fishes of unknown species.

This is an abstract painting. We are invited to walk into the painting’s world because of its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walk out from it because of disentrancing from reality. The consciousness of sensing our existence inside/outside the painting, decides the place where “body” and “heart” lie.

(藝術家簡介)

簡歷
1976年出 生於台北市,1999年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畢業,2002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畢業。2001年入選台北美術獎,2004年獲得國家文化 藝術基金會美術類創作補助,並於2006年入選台北獎。自2002年起,多次舉辦個展與聯展,並參與多項公共藝術計畫,作品深受各界好評。


Biography
Born in 1976, HUANG Pei-ying graduated from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Tunghai University in 1999, and obtained her M.F.A. degree from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in 2002. She won Excellence Award in the competition of “ Taipei Fine Art Award” in 2001, and won the “Yearly Grants for Artist”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She is also the winner of “2006 Taipei Arts Award”. Since 2002, HUANG Pei-ying has had her solo exhibitions and joined group exhibitions many times. She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public art projects as well, and her works are highly appreciated.

星期一, 4月 30, 2007

不要奧運聖火來臺灣的新聞

因為我看新聞看好久才搞懂
所以想說做個連結讓我的朋友如果想知道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的話不用找太久
台→港變台→港→澳 聖火破局關鍵
也順便連結一下林義傑的看法

飆學步車的小晴

這是我姊的女兒

現在是八個半月大、聽說現在會飆學步車了(姊姊幫她拍的、請將頭側九十度+瞇眼睛才看得清楚)

星期日, 4月 29, 2007

見山不是山?

大四的時候去上了兩期的戲劇表演課
可以想像的當然是粗淺的表演嘗試而已
不過在第二期的課程中子彥老師跟大家討論到排戲的手法和技巧
就聊到我們可以嘗試看戲的時候看演員和導演想要表達和呈現的手法
也講到這樣的缺點就是:看戲的享受感會大減、取而代之的就是吸取每次看戲背後的學習經驗。
不過老師說、雖然享受感大減、不過這只是第二個階段:從第一階段的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最後還是會回到見山是山的程度,因為也都看得差不多了、知道自己在每次看戲的時候要的是哪一部份的感受、不會有那麼辛苦的企圖和壓力。
過了好一陣子、我看戲都還是會去想演員走位和舞台布景&換景的可能性(不過我看的東西還是不太是表演課中提到的、而是舞台空間的關係...)

記得小時候看連續劇也都看得簡單開心、看完也會迅速忘光光。
去年媽媽和妹妹強力推薦「草山春暉」超好看、今年初來愛丁堡的時候我也就把DVD整盒帶過來想說可以配飯看看。
可是現在看到快到三分之二的地方從一開始的隨便配飯到開始有一些奇怪的感受:
片中一直在強調高家的兄弟的向心凝聚力,高家的媳婦們只有適應的份、只能自我安慰自己比較成熟可以適應不同的生活;我們卻看不到太多高家兄弟尊重另一半的表現、看不到高家兄弟對下一代的教育的著墨(這個部分在他們小時候卻著墨地很重),只有高家媳婦們幾乎無怨無悔地支持、只有高家兄弟在職場上的表現(雖然我偷看過預告知道之後他們的職場表現會有曲折)。還有陳凱倫在大愛會客室中對於高家第三個兒子和對於他們投資移民的「遠見」的推崇。從網路上的消息可以知道高家和慈濟的關係是從高家第三個兒子在西雅圖結緣,可是特別對他的優秀的著墨卻令我覺得很XD;對於投資移民的「遠見」的推崇是讓我更加不舒服的部分,為什麼移民就是這麼有遠見呢?他們沒有想到到美國的謀生方法就移民、持續把在台灣賺的錢拿去那邊省著用,這樣就是很有遠見、值得學習嗎?

上個月在研究室跟大家吃午餐的時候,大家聊到好萊塢的新電影"300",到愛丁堡唸書超過十年的伊朗人和希臘人對於這個藉著歷史故事的名號卻嚴重扭曲史實的電影都抱持著玩笑戲謔的態度,可是卻從另一半在網路上瀏覽文章的結果看到有多少人就此相信這是和歷史差不多的、值得我們學習的歷史故事。我們後來的結論就是好萊塢這類的電影其實是很狡猾的:當人家說他們沒有內容的時候,他們可以說我們是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故事;當人家說他們捏造歷史的時候,他們可以說我們只是戲劇、總會有誇大的作法,不要太認真譴責他們。

今天去圖書館的路上我忽然想到我這樣看電視電影是不是好像喪失了什麼樂趣、好像覺得他們都很奇怪,可是我也想到之前子彥老師跟我們說的見山到底是不是山的事情,我想、大概我正在「轉大人」吧?所以不知道要多久之後才會看到開闊的那個部分??

PS.去上表演課的原因、大概是大四上學期的設計課太挫折的關係,好在媽媽基於「多嘗試多經驗都是好事」的原則上同意,所以寒假到1999年的春天除了中壢和桃園的往返、還多了跑台北通車上表演課的行程。對我來說那真是很值得珍惜的經驗,一直到現在當時一起上課的大家都還有聚會、只是到了Scotland的我已經好幾年沒辦法跟大家聚了。

PS.-2 另一個值得想一想的事情是:當伊朗人多半對這樣的現象以國恥和嚴重扭曲損害國家形象示威遊行的時候,我們的朋友說那是美國人慣用的手法、不用太在意。我想如果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台灣、我們可能也會發起大遊行,可是因為抗議的對象是美國、所以沒多久就會被刻意淡忘。而我、卻不知道我會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星期六, 4月 28, 2007

瓊方離開愛丁堡


去年的二月中旬
在冷冷的天氣中迎接瓊方的到來
不過卻因為學校的行政疏失造成瓊方必須改變原本的讀書計畫
奮鬥了一整年之後
在昨天踏上另一條路、往另外一個選擇邁進

離開愛丁堡對瓊方來說是好事吧?
可以在另一個城市磨練學習和奮鬥應該是更有幫助的經驗
離開建築這一行對她來說應該是迎向另一個挑戰的開始
做為朋友的我們深深地祝福~~

我小時候(大三)對瓊方的第一個印象是
我要去找一個老師、要步進他們研究室之前剛好看到他們結束了整組一起的大meeting
瓊方和大家一起站起來、雀躍地討論著接下來要喝下午茶
當時的我只覺得當研究生真是愜意~~

我大一點(當研究助理的時候)對瓊方的印象是
老師們去日本參訪幾個修復的案例、他們研究室的助理同行旅遊、我也跟著去看一看日本的修復案例
因為當時才跟進研究室、所以也沒有特別熟識的其他助理、就被安排和瓊方同住
那幾天每天晚上都可以感受到瓊方的親切照顧
尤其是經過東京驛的那一天、我為了匆忙地拍幾張面磚搞丟了鏡頭蓋而更加忙亂緊張
幾乎也把剛買的東西搞丟、一直到我被疲倦取代了慌亂、瓊方才把我幾乎搞丟的東西拿還給我:我才發現她體貼地幫我保管了好久!

雖然前面的經驗並沒有讓我們變得很熟捻
但是在中原的交集卻讓同在愛丁堡的我們有更多進一步相處的機會
瓊方的體貼和溫柔讓我們更常打斷她的認真、找她一起去很多地方(其實最多就是一起去買菜嘍~)、也有更多接觸熟悉的機會

謝謝妳,瓊方!
妳讓我們在愛丁堡的生活簡單而輕鬆、不會只有學業和忙碌~
祝福妳在英格蘭和商學中順利開心!!

星期五, 4月 20, 2007

明後天是Free Historic Scotland Weekend

不過不能趁機去參觀,只能在這裡做零星記錄:

去奧地利十天(其實是九天)很累、也很開心
腳酸到不行、可是眼睛也看了很多念了半天的作品
不過要等一陣子才有空上傳照片了
不過這種行程果然不能當作蜜月旅行、請大家不要做音樂之都等於浪漫的想像
倒是有滿足到嘴巴....大概是甜點之都吧!

週二見到十一年前的夏天一起到英國的學長
也聽了學長的演講
非常想知道他之後去印度做調查之後的比較研究的成果

瓊方下個週末要離開愛丁堡了
其實很捨不得
但是更希望她可以更順利

大姊說小晴現在會在家裡飆學步車了、每次半小時
害我很想要看小video

也忍痛跟玩耍團的朋友說抱歉、不能一起去看Castle
因為一方面在計畫下週要meeting的同時也收到老師稍來約meeting時間的信
這是個要很認真的週末!

星期四, 4月 05, 2007

原來維也納也有藝術節

從小就聽說維也納是音樂之都
那麼維也納有什麼聞名的表演呢?
馬上發現:好樣的!每年五六月期間是維也納藝術節阿!!
下次有誰要去維也納、請選擇有藝術節的月份去吧!!

星期五, 3月 30, 2007

認真上傳Hadrian's Wall 的照片之前

在認真上傳這個月所見之前,我要來得意一下:

猶豫超久之後、我買了生平第一台咖啡機;對另一半而言這也是他第一次呢!(還是謝謝爸爸和媽媽啦!)

買了之後在回家的路上一直在開心、和另一半兩個人一路傻笑到回家,回到家我等不及地就泡了第一杯咖啡來喝。隔天也學了怎麼打奶泡(foam)、泡了第一杯家庭版cappuccino 給另一半喝,忽然有自己很賢慧的錯覺,哈!

PS. 照片是另一半拍的,他還有拍第一杯有foam 的cappuccino喔!

星期二, 3月 13, 2007

到底哪些人會對保存有興趣?

最近臺灣的網路新聞對於明年總統大選的提名吵得沸沸揚揚,當然也看到樂生聯盟去行政院請願的新聞。我其實對於樂生的保存的意見並不是那麼多,也可以想像如果是在念碩班時候的我聽到這樣的事情、一定會在半小時內搞訂自己的連署、順便把這個消息寄給親朋好友。可是現在的我對於這件事情想到的卻是另一個有趣的問題:到底哪些人會對保存有興趣?

我把對保存有興趣的人分成兩大類:一種是普遍關心型、另一種是個案關心型的,前者分成關心保存物件的人和熱中社會運動的人、後者再細分成地區型和單一型。

普遍關心型的人其實很多,多半都念了一些書、有老師那種學者、也有學生這種還在努力多吸收一些知識的。可是這種類型的人我還是覺得可以分成兩種:

我想我在台灣的老師們、學長姐和同儕多半屬於這種、對於保存物件的狀況非常關心。這類的人在保存行動中有著重要的存在必要性,這些人才可以提供正確、可供大眾信服的專業意見。我想碩班到出國前那陣子的自己是屬於關心保存物件的人(雖然還沒辦法提供專業意見啦),印象中那時候對於新竹的辛公館保存案連署很自然迅速地簽上自己的名字似乎是對於這個案子表達關心的方式,對於嘉義稅務出張所的拆除除了感嘆不敵地方政府的強勢、也感慨 tapestry tiles 的案例又少一個。(按:該面磚種類的名字詳載於臺灣建築會誌中)雖然保存這件事情可以涉及的面向非常非常地多,不過我承認我對於建築物的熱中還是比較多的。不過我知道這樣的關心只有在公共建築物才比較可以說得通,對於迪化街或三峽老街的保存涉及的居民權益並不是我在行的部分。(雖然有很多外國案例住家被列古蹟是大家都很樂意的,但我相信相關的配套措施一定要完善才有這樣的可能性。)我還是關心保存的人,可是現在的我和之前的我的差異是:沒有做功課、搞清楚整個狀況之前就不跟著連署,因為我相信連署前要搞清楚整個保存的價值是我真的希望保存的那種我才連署才有意義、才不會變成「自作自受」的那種民主模式。(按:某位前行政院長有句名言:「民主是自作自受」)

接下來要講的這類的人可能不見得會喜歡被分成這一類,不過我相信是有這種人存在。就我的認知中、這類的人也許對於保存物件不是那麼熟悉,可是他們對於行政往返、怎樣引起大眾注意力非常地專業(這種事情我完全不行)。基本上我覺得這類的人在保存行動中還是有存在的必要,因為沒有這種人的存在和行動、很多時候引不起社會大眾和政府官員的注意力;可是這種人的行動也要拿捏分寸、太過的時候會讓保存本身的重點偏離。(或是對他們來說、保存物件本身不見得有保存運動的運作重要?)(按:我知道這樣的疑問有點太主觀)

個案關心型的人也很有意思,多半這種人是會牽涉到某種程度的個人記憶或利益。

地區型的除了文史工作者、還有地方民代。比如說花蓮立委大概對桃園的古蹟不會太有興趣,嘉義的文史工作者大概也不會對宜蘭的穀倉有太多的熱情。可是這些人有在地的一些便利性、利益和人脈,少了這些人要推動保存(尤其在社會運動的層面)應該是有其困難性的。

單一個案關心的人有很多種,比如說在辛公館保存案中其中一個連署的人署名辛校長的孫女、而這個保存案對她來說應該就是個人記憶的保存重於建築的價值。歷史街區保存案中幾乎每個住戶都是這種個案關心的人、他們不見得一定要保存、也可能想要拆除,可是跟他們的利益確實關係密切。沒有這些人的應允、在歷史街區的案例中很難成形。

這樣的分類方式也許有點無聊,但是是我觀察到的現象。

PS. 諾曼兄在我前一篇post「念博士班的風險」中的comment留了關於守護樂生串連行動的相關訊息,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找出來連署。

星期四, 3月 08, 2007

念博士班的風險

念博士班有什麼風險?

剛開始要念博士班的時候,多半聽到的就是:「那你以後要教書吧?不然你念博士做什麼!?」這種不知道該怎麼回答的問題,好像回答是或是不是都不太對。

之前跟學長、學姊討論念博士班就財務而言到底是投資、投機還是消費?我覺得我自己比較傾向消費,反正一定沒有財力是「投資」的可能!

雖然才念到第二年下學期,聽到一些不同的狀況、漸漸知道其實念博士這件事情除了家裡的支持、自己的努力、還有很大的部分還跟一些運氣有關係:
在台灣大家可以得到的關於這邊學校的資源、老師的態度等的資訊很參差。可能接受了學校的獎學金、或是學費減免,可是到了這邊才知道學校的資源不夠、或是老師不太支持或是瞭解自己想要研究的方向和領域,那就會面臨自己要改變方向、或是堅持方向換學校的問題。即使是換了學校和老師、再修改一下小方向一定免不了。
可能念一念發現老師要離開這個學校、不願意或是沒辦法帶學生一起到新學校,所以如果同個學校找不到其他老師繼續指導的話、就得面臨之前做的研究和交的學費都付之東流。
也有可能念一念、老師忽然覺得那不然你還是改變MPhil、不要拿PhD好了,即使之前已經過了First Year Report也不算數、半強迫你簽同意轉programme的文件就變形了!
也聽說科學方面的領域、可能老師爭取到一大筆資金的話研究室裡的人就不愁吃穿、吃香喝辣,反之就是解散研究室、老師都跑去變成其他研究室的博士後研究員、學生就自己想辦法去。

其實本來念博士學位就是一個投資金錢、心力、時間而不見得有報酬的賭注,當以前的同學都在羨慕博士生還能繼續唸書、不用賺錢的同時、博士生本來就承受了這樣的心裡甚至經濟的壓力。研究方向的調整本來就是一定會遇到的問題、只是改得自己喜不喜歡、有沒有興趣繼續念。考慮之後找不找得到工作都是現在想沒意義的事情,還是先充實自己以後再說.... 這算是碎念或抱怨嗎?

星期三, 3月 07, 2007

CNN對於呂副總統的報導原文

Lu seeks to be first Taiwan woman president

因為看了臺灣網路新聞、所以很想知道到底CNN是怎麼報導的
所以就做了這個搜尋
其實好像這篇文章在3月5和7日各有一篇報導
我只有選擇了7日的報導作連結

其實該文中對於呂副總統的「人渣」等報導其實是以解釋主詞的方式引用中國方面的說法
標題主要是要說呂副總統尋求參選下屆總統的新聞
可是我不能理解的是為何需要這樣的中國看法的輔助說明?
而且還在文中提到兩次「Taiwan's outspoken vice president, whom China has called "insane" and the "scum of the nation,"」以及「Lu, 62, has been a favorite target for China's state-run media, which have labeled her an "insane" splittist and the "scum of the nation."」

文中所有的說法都是說某甲(ex. China)說、某乙(the opposition)說
可是引用的說詞並沒有讓人有不中立的感受

星期六, 3月 03, 2007

韋哥在蘇格蘭


我在1995年的夏天就認識韋哥了
兩年後他和當時的另一半成了同學
不過重點是他是目前為止少數真的跑到愛丁堡找我們的朋友之一
在U. of Glasgow的時候我忽然想到:「韋哥,我認識你快要12年了耶!」
真的很開心韋哥可以來到這邊、一起到處走走:城堡前的廣場走到Scottish Storytelling Centre、傍晚的Calton Hill、"This is LIFE!!"的咖哩晚餐、Glasgow一日遊、慢分的火車、Glasgow School of Art的tour guide、Hunterian GalleryMackintosh House、河邊的邊走邊看&找到SECC、還有太晚去的Willow Tea Room & Lighthouse、四川飯店、天氣超好的Authur's Seat、Scottish New Parliament、終於變天的Royal Museum & National Museum of Scotland和Turkish kebab.
和韋哥擁抱說聲再見的時候還是很感傷、好在有提前替韋哥慶生:)
期待下次韋哥還有大家的來訪…
PS.照片過幾天再上傳到韋哥@Scotland_Spring 2007

我的二月


除了之前跟大家說過的上傳照片、還有適合當老師的個性

我的二月還包括了

某個天氣很好的早上去了Calton Hill…來這兩年多來、這是第一次上Calton Hill,對另一半來說就是第一次了。好天氣加上meeting之後的情緒,去看看愛丁堡的俯視視腳也挺有趣。不過觀光團真的很吵!

常常週末去買菜的時候都會看到兩個大女生擺的攤子、幫小朋友畫可愛圖案的小臉、一次只要三英鎊(對有收入的家長來說算是小錢吧!)。這次剛好看到一個畫成貓臉的小女孩、從開始畫的時候的開心興奮和緊張、媽媽握著她的小手和她說話、還有畫完之後兩隻小手拉著爸媽開心進超市。

結婚滿一個月另一半去買了一張卡片、寫了一半給我、也留了一半讓我寫給他。也許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後拿出來看都會很有意思吧!

系上seminar來了個international planning的大師討論去過超多國家城市所見的交通問題案例。開講前的聊天發現高雄和台北他都去過、也說下次去臺灣要嘗試做高鐵,他對於舊城區交通問題的看法似乎贊成限制多於開更多的道路,他也發表了他對於中國的經濟潛在問題的看法,會後跟我說:「妳聽到我對於中國的問題的看法了,不過我還沒有說出臺灣的問題喔!下次再跟你說!」

除了韋哥來的三天要另外記錄之外,其他的生活瑣碎的圖像記事就是這些了。
就去看flickr吧!
BTY, 當然還有從姊姊那裡要來的Belle新照片嘍!(請參考 Belle Hu

星期日, 2月 11, 2007

回到愛丁堡十天了:時差嗎?上傳照片&當老師?

一直以為自己沒有時差的問題,可是這次發現雖然不是固定清楚的時差,卻有睡眠時間混亂的問題... 有時候晚上八點就愛睡得要命,有時候一兩點爬上床還是沒有睡意....

終於完成了回台灣一系列照片的上傳,大家也都很捧場地不嫌棄。其實上傳照片事小、編輯照片是另一個辛苦的工作,可是沒有註解的照片多半讓人很難理解,其實可能不夠有誠意,所以還是硬著頭皮認真編寫一下。之前找資料的時候在verywed找到不少有用的資訊,算是對婚紗照包套有一個程度的瞭解,所以抱著回饋的心態也去那邊解釋了一下婚紗照和宴客的經驗談。不過發現解說真的很累。

那天跟另一半討論,覺得自己的個性似乎不像其他念PhD的人一樣、不像大家那麼適合當老師。每次我看到東西、就很開心看到了或是自己認出來了,大致來說心裡會覺得好在自己跟大家一樣都看到了、沒有比較弩鈍,所以就壓根地不會想要去講給人家聽自己看到什麼了。(因為大家都會看到咩!)可是發現其他人多半有習慣去告訴身邊的人自己看到了哪些東西,也許大家也不見得抱著要「教」別人的心態,可是就會跟身邊的人「分享」。是不是我分享的習慣太貧乏???

愛丁堡飄了幾次雪、都沒多久就停了。這次多帶了一台小相機來,應該可以帶給大家更多身邊發生的光景-- 雖然小相機沒辦法呈現很美的畫面,不過可以記錄我的眼睛所見、希望有另一種效果。

星期日, 1月 21, 2007

月中散記

有一些感受....

去婚紗店拿禮服的時候聽門市小姐講別的新娘的故事,覺得自己真的是很幸福:沒有囉唆的小姑、也沒有霸氣的婆婆。不過對於門市助理的馬虎有點不高興。

持續說服自己這個禮拜發生的大事是真實的。謝謝很多很多人的幫忙和祝福。昨天看到好多台禮車、我還是一貫地注意裡面有沒有新娘,才忽然想到不知道自己坐在禮車的時候是怎麼個樣子.... 嚴格說起來辦這件事情我的花費其實都算不便宜(包括婚紗店、飯店、新秘等),可是想想一切順利開心、好像還算可以接受。

現在逛某些書店、會有些不知道要看什麼的感覺。昨天到台中科博館前的敦煌書局,其實有些失望:之前對敦煌書局的印象一直都還不錯、覺得裡面都會賣些比較有深度、或者說會賣些討論比較不那麼流行的話題的書,可是昨天的我卻覺得挺失望的。沒有哲學類的書、藝術史的書也很少、沒有討論理論的書。卻讓我看到一個留學生不太有內容和深度的週記書、還有很流行的數位攝影書.... 反正有些失望....

決定這段時間不去日本了,雖然查了機票、也確定了可行性,可是還是決定再多蒐集一些資料再成行比較合適。其實快要回愛丁堡了,對於丟在那裡很久沒有管的研究非常非常地心虛和擔心。

還是想念爸爸、想念媽媽、想念姊姊姊夫和妹妹....

星期四, 1月 11, 2007

開始倒數

要倒數什麼呢?要倒數我 legal單身的生活 即將結束。雖然和另一半在一起好一陣子,也在愛丁堡相互福遲了一段時間,感覺上好像不會有太大的差異,可是嚴格想一想似乎還是很不一樣:從此自己的房間會變成兩個人的房間、回台灣不再可以沒顧慮地一直賴在爸媽身邊、多了一雙父母 ..... 對我來說似乎真的差很多。

不知道這算不算婚前焦慮??上週妹妹的朋友問我是不是已經開心地倒數,我忽然發現我好像沒有那樣的感覺,只是覺得正在處理一件重要的事情。這兩天卻開始對一些跟家裡有關係的事情依依不捨、對於婚後要在台中住一段時間感到有些惶恐(即使之前安排那段時間的行程的時候覺得是本來就該這樣的處理方式)。對於媽媽說:「妳帶回台中...」的說法超級感冒,可是跟媽媽聊之後卻被媽媽在傳統觀念中產生的理由(媽媽怕我結婚之後不敢開口跟夫家的人說想吃什麼、那樣的話就沒得吃那些東西)感動到哭出來;對於妹妹的安慰感動地又是鼻涕又是眼淚的;對於結婚之後明明在台灣卻不能跟爸媽住任性地不安起來....

我知道另一半的爸媽和家人都是很和氣、也不會干涉我們的想法的人,只是對爸媽和從小自由自在的任性感到慌張地捨不得。記得從愛丁堡回來前一天晚上余小儀跟我說她結婚那個晚上就是一個人一直哭了很久、她的一等親的安慰也無濟於事。我那時候聽著以為我應該不會這樣狂哭,現在我開始擔心其實我可能會哭更久....

其實要結婚還是開心的,期待自己不要太緊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