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5月 31, 2007

蘋果日報5月28日的人間異語

報導原文:
蘋果日報網路版:北一女讓我適應社會不良

Q:我聽過現在30歲上下的北一女校友,即使在學校時不認識,還是有人可以一眼就認出校友,難道這個族群具有辨識性?
A:前陣子,我隔壁辦公室新來一位女同事,她一報到就著手改善辦公室效率,包括設定電話快速鍵、改良辦公室的共同行事曆。我那時覺得她有北一女的味道,果然一問之下,她是我的隔壁班同學。其實辦公室這些問題從以前就有,但大部分人視而不見,只有北一女的人才會幹這種事。


沒經歷過社會化洗禮

Q:為什麼妳不覺得她是台大畢業,而是猜她是北一女校友?
A:那不一樣,差別在於這個人的聰明是不是經過社會化。被社會化過的人會顧慮很多,會考量到自己是新來的人,做這些改良會不會引起其他同事不快。
北 一女校友的聰明看起來就是沒經歷過社會化的洗禮。因為高中時期是進入成人世界的前段過程,北一女的環境是一個真空密封的罩子,把一群聰明女生的小孩特質直 接打包運到成人時期。這群女生經過聯考的試煉,在人格還沒定型前,可以盡情發展自己的特質,不用顧慮外界的眼光。這種在青春期培養的自信力量很強大,可以 延續一輩子。
如果是台大人,但不是北一女畢業,這種自信就等於是在成人時期培養出來的,還是比較容易被社會規範馴化。

Q:所以北一女培養的為所欲為的自信,會讓人很難適應社會?

A:是呀,進了社會,不會有人容許妳為所欲為了,所以會變得格格不入。看到人家的偽裝會一下子就揭穿,因為沒有特定意圖,人家就會覺得妳怪,也會防著妳。而且因為理解事情的時間太快,講解給別人聽,大家聽不懂,就覺得妳這人更怪了。

自主性太強不受控制
北一女的人有小孩的天真,覺得如何就大剌剌講出來。但卻永遠搞不懂社會上那種說一套做一套的邏輯。而且,我認識的北一女校友,因為自己聰明,也傻傻的認為 別人也一樣有自信,所以對人都沒有什麼防備心,在工作場所就常常被整。我看我周遭辦公室的情況都是這樣,北一女的人老是被人從後面捅一刀。
我很驚訝社會有這麼多看不得人家好的人,這在北一女簡直不可想像。高中時期當然總有不對盤的人,但絕對不會去扯人家後腿,大家只會看自己要走的方向,不會看別人要走什麼路。
直到很久之後我才理解,有自信的人不會去做勾心鬥角的事,會把時間花在改善跟建立事物;但沒信心的人因為不相信自己可以做出什麼來,寧願去扯人後腿。

Q:老闆喜歡用北一女的人嗎?

A:應該是又愛又恨吧。對老闆來說,北一女的人雖然聰明努力,但是不好用。因為自主想法太強又不受控制,如果老闆的作法不夠有效率,她會直接反駁老闆。
北一女有兩個人物很有代表性:一個是呂秀蓮,她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不管人家怎麼講 。另一個是周美青,雖然老公是馬英九,但不站台也不助選,徹底地我行我素。我認識的同學幾乎都這樣,我行我素又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每一個幾乎都社會適應不良。
記者史倩玲採訪整理

我的生氣:
雖然我知道看到這篇文章很不高興是很笨的反應,可是我還是覺得很生氣!
已經忘記前幾天不知道怎樣去看到少正卯先生的blog上面這篇報導轉載,看了雖然覺得很莫名其妙、可是我還是很想看到報導的原文,所以很費事地去註冊了很麻煩的壹蘋果網路才看到這篇舊文。
我覺得並不是這樣的:
念北一女讓我知道什麼樣厲害的人是怎樣的謙虛,這個看法讓我受用無窮:知道永遠都不要以為自己比別人懂、永遠都要知道努力和認真!我認識我們這屆第一名畢業的朋友、儘管已經厲害到不行還是背著千斤重的書包、永遠都認真,在我請問她我不懂的課題時、她的解釋讓我一點都不會感受到壓力、也能清楚地瞭解;相對的我認得一個也是功課很好的人、看人的態度就是有那麼點傲氣,可是我只能解釋這是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性格。
大學之後很多次新認識的朋友知道我的高中念得是那個學校之後總是露出驚訝的表情,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優秀??大一的寒假認識了一個朋友、他跟我說我很不像北一女畢業的,因為他妹妹是我下一屆的班聯會主席,所以他認識的北一女的人都是比較強勢的。那時候我有點困惑:所以那個學校畢業的人就都應該有一樣的個性嗎?
我們家族裡面北一女畢業的也有好幾個,每個人個性都不一樣,要怎樣說哪一種是典型的北一女學生?正直是一回事、表達的方式一定各自不同!
「我行我素又適應不良」!??我好好奇這位受訪校友的朋友到底有幾個人會真的覺得自己是「我行我素又適應不良」!!我想多數的人都會在某種程度上在意其他人的看法、雖然到底在意他人的看法有多少意義是另外一個大問題,可是我們應該都不會否認在意太多對自己的進步和努力一點好處都沒有,我不覺得不要在意太多就是符合他們說的典型「我行我素」!另外如果大家都適應不良、不是應該都去掛精神科、看心理醫生了??

隔夜後的想法:
我想、校歌每週唱了三年,歌詞中的「齊家治國一肩雙挑」應該是一種期許。雖然每個人遇到的事情和狀況都會有所不同、也會因此調整自己的步伐,可是對事情的堅持在某個程度上還是在的。(當然、「對」的事情的定義又可以分成很多種,某甲覺得對的事情可能某乙覺得錯、這種事情就先略過)對穿梭在總統府前的那三年我有什麼驕傲?我不認為有、可是我很珍惜我在那裡受的考驗和打開的眼界。即使我那三年功課不好、常常在徬徨自己的未來,可是回首來時、深深覺得值得。
PS. 當然、擇善固執的想法不會因為念那個學校就不同,我家小妹也很堅持很有毅力。我只是陳述身為被敘述的群體的一員的看法和感受。

星期日, 5月 27, 2007

四月的奧地利:札記篇

很多人的旅行記錄報導性很重,不過因為我目前沒有心力寫報導、連照片上傳都一直找不太到時間處理,所以請大家耐心等待。
雖然我知道這樣有點過份,所以想看照片和說明的請先到另一半的家屋去找gallery中的奧地利之維也納、格拉玆旅行,他上傳了近150張的照片應該可以大概知道我們去了哪些地方、看了哪些東西。

第一天:晚上到達Vienna (Wien)
第二天:搭Semmering Railway線(from UNESCO and Wikipedia)的火車到Graz(from UNESCO, Graz Tourism, and Wikiepdia)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in Austria)
第三天:傍晚搭火車回到Vienna
第四天到第九天:每天都在看房子、很累也很興奮
第四天:Majolica House、遇到好心的婆婆讓我們看樓梯間、還送了我們兩顆彩蛋
第八天:Gottfried Semper morning and the afternoon of Kirche am Steinhof & great dinner
第九天:morning of Wagner Villas and the afternoon of Adolf Loos
第十天:早上當純觀光客閒晃、下午就搭飛機了(因為後段航程的延誤、十二點才到家)

星期五, 5月 25, 2007

壹週刊專訪蔣友柏:面對歷史

這幾天蔣友柏在壹週刊專訪講的話似乎受到很大的關注
我本來想要去找到壹週刊的原文
不過想想應該也是有著作權之類的限制
不然就沒有人要去買雜誌了
所以只有找到這兩篇二手報導
想知道的人就多少看看吧!
東森新聞版中時電子報版

星期四, 5月 24, 2007

學業擺一邊的二十天之part 1: 爸媽來到愛丁堡

雖然老師在四月底的meeting 說到這半年應該是我論文調整很關鍵的一段時間,可是五月份既定的行程還是持續地進行下去。

第一段就是我們到愛丁堡唸書這幾年來一直盼望的一件事情:爸媽來愛丁堡!!

五月初在另一半meeting之後就是我們迎接我爸媽來的準備、一時之間才發現家裡平常真是髒得有點離譜,不過這都只是小事,爸媽長榮班機到達Heathrow之後轉bmi的最後一班飛機到底可否順利銜接一直是我擔心的大問題,在我當晚一直盯著時鐘和手機的晚餐之後還是發生了。 [在這個環節中令我很不高興造成爸媽嚴重不便的是長榮的黃先生(好像是工讀生)、雖然爸媽在飛機上就已經請座艙長聯絡地勤帶爸媽在偌大的Heathrow轉機,這位黃先生卻只有在gate門口遞上已經下班的長榮機場櫃臺電話、然後告訴爸媽說Terminal 1 離他們所在的Terminal 3 很遠、要爸媽自己過去。在Heathrow轉過飛機的人都知道Heathrow有多大,要轉機有多麻煩、何況是對環境和語言都不熟的人。再加上長榮的飛機又延遲了半個小時,這位黃先生的不友善和推卸責任對爸媽的轉機當然是雪上加霜,後來當然造成爸媽趕不上飛機。我撥了黃先生提供的電話、機場櫃臺已經下班,長榮沒有提供任何緊急電話和協助。後來我們靠了在愛丁堡的好心黃先生去幫我們聯絡到長榮的人、他們最後還是派了同一個不負責任又冷漠的黃先生來協助,爸媽當然是很無奈、說了一句為何當初不帶他們轉機,他卻完全無禮地漠視爸媽的話一直講對講機,後來才找來好心的馬來西亞裔黃小姐] 好不容易來了這個好心的黃小姐(馬來西亞人)協助爸媽安排長榮造成飛機銜接出問題之後的住宿和隔天北上愛丁堡的飛機,讓我們晚了十二小時接到爸媽、而這十二小時之間爸媽自己從Terminal 3 走到Terminal 1、之後終於再次聯絡到不負責任的黃先生的時候還是要我爸媽自己從Terminal 1 走到Terminal 3、黃小姐安排爸媽上車到旅館、爸媽自己check in for hotel、稍微睡不到四個小時(加上時差的疲勞)又趕緊到機場等黃小姐進一步的安排北上飛機,其實我們真的好心疼爸媽這一路的奔波,可是看到爸媽還是好高興!!可是爸媽的疲倦已經寫在臉上。

短短兩天爸媽真的很辛苦、一方面長途飛行本來就很累,另一方面六七個小時的時差對他們來說很難適應,而且愛丁堡的天氣不管對於長期在台灣的媽媽或是在泰國的爸爸都是太冷。可是爸媽還是很努力地克服飛到愛丁堡來看看我們、以及我們的生活環境。我一直跟爸媽說待久一點可以順便觀光、身體對於時差的適應也比較不會那麼累,可是爸媽說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來看我們!即使長榮的地勤很不友善、即使要使用他們很少很少使用的語言來克服和溝通、即使我記錯了爸爸習慣的口味和菜色,爸媽還是很努力地來到愛丁堡、還是忍著疲憊要看看我們的生活環境、要在超市裡面找到類似養樂多的飲料給我解饞,更不用說他們的行李裡面滿滿的愛心:除了我愛吃的好勁道、還有真空滷蛋、還有媽媽一個一個結慢慢編起來的愛心中國結飾品!

講到這個還是會很感動&難過,真的很想念爸媽、可是我能做的應該也只有好好唸書、讓他們安心而已。

妹妹早上傳給我一個blog的文章(一張小抄‧一個阿嬤的勇敢故事)、她說她看了眼淚馬上飆出來,我想我的文筆沒有人家好,可是我還是有疼我的爸媽和我的幸福!爸爸媽媽、謝謝您們~~~~~~~

PS. 非常感謝長榮那位馬來西亞裔的黃小姐,爸媽本來要給她小費、可是她堅持不收、希望以後也會有人幫助她父母,我真的衷心感謝黃小姐、也祝福她的爸媽!!

星期二, 5月 01, 2007

勁秀系列Ⅱ: 小洋春-黃沛瀅個展

這是我國中同學的最新個展
在台灣的朋友有空可以去看看

展 期:2007年4月20日至5月27日
展覽室:
關渡美術館 102˙103˙104
開幕式:2007年4月28日下午3:00
地址:112臺北市北投區學園路一號
電話:+886-2-2896-1000 ext 2432
傳真:+886-2-2893-8870
信箱:kdmofa@kdmofa.tnua.edu.tw

文╱關渡美術館
專為青年藝術家量身打造的「勁秀系列Ⅱ」:「 碎形-黃蘭雅個展 」、「 小洋春-黃沛瀅個展 」、「 過的不好-唐唐發個展 」,刻正摩拳擦掌,準備登場!
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勁秀系列」,延續去年以來申請展「一炮三響」的模式,刻意安排每次三檔個展同台競秀,一方面用以激發創作者彼此之間的對話觀摩,另一方面則提供觀賞者對於當代藝術的對照與閱讀。
如果說日前展出的「勁秀系列I」:「鏡花水月-陳文棋個展」、「超高難度限制級瑜珈-侯怡亭個展」、「五花肉系列:肉兵器-常陵個展」,都是以「身體」作為藝術創作的文本,那麼4月20日即將開展的「勁秀系列II」,則特意藉由黃蘭雅、黃沛瀅、唐唐發這三位藝術家的同台較勁,鋪陳當代藝術家對於不同媒材的關注與開發。
其中,黃蘭雅延續慣用的熱熔膠,創作造形奇美的花草物件,打造新的意像系列:「漂浮與埋植計畫」;而甫獲台北美術獎的黃沛瀅,此次特在膾炙人口的瓦楞紙雕塑裝置之外,推出新作品:「小洋春系列」,藉由鮮紅色的球形物與管狀物的串接,形構出不斷蔓延、滋長的生物體;唐唐發則於錄像、裝置作品系列:「過的不好」,以針線、菜瓜布等等日常物質,敘說現實生活中逃也逃不掉的環境壓力與救贖無望的失落。
「勁秀系列Ⅱ」的這三場個展的並現,預期可為觀眾帶來另一次震撼而難忘的腦力激盪、視覺按摩以及美感擴張的享受。
更多相關展覽及或動訊息請見關渡美術館

【創作自述】(展覽簡介)

<分>
細胞核由一化分為二的瞬間,生命就以排山倒海、綿延不絕的嚇人力量,迅速地繁衍開來。那是一股令人不禁屏息感嘆、令人難以相信的蓬勃、旺盛能量。它不斷湧出,就像是要充滿整個世界似的…。
生命的張力,不消一會兒,就這樣戲劇性地,揮灑成一片盛氣凌人的壯闊風光…。


<合>
還未回過神的人們,這才透過顯微鏡,欣賞這段迷人光景。但就在這個時間點上,受到蓬勃生命力召喚的他們,終於意識到:「隔著鏡片聚精會神正在觀看的我們,原來也在同樣的時間裡,進行著同樣激烈的神經與細胞之間的運作!」


<組>
傾瀉的力量來到壁面,它們堆疊、交錯,映入眼簾的是一股渾厚磅礡的氣勢。
我將這一切比擬為畫作意像。因為我將「空間」,當作畫布,將「媒材的各種質感與肌理」,當作顏料。它們鋪天蓋地的延展開來,讓我們置身其間時,彷彿面對被漫天飛禽遮蔽了的穹蒼,彷彿掉入萬丈深淵,被所有不知名的魚類團團包圍住。
這是一幅抽象繪畫。
一幅讓我們因空間的邀約而踏入「畫中」,因現實的覺醒而跳脫「畫中」。「畫內」與「畫外」的當下意識,決定了我們「身」與「心」的分立感應。

Division
The instant that a cell nucleus is divided into two, life rapidly propagates with an astonishing huge and ceaseless force. A breath-taking, prosperous and vigorous energy emerges as if it was going to fill the whole world. The tension of life dramatically sprinkles into a domineering magnificent scene…

Gathering
Abstracted people now appreciate this charming scene with a microscope. They are evoked by energetic lives and finally realize, “We, concentrating our attention to observe through the lens, are actually going through the same furious interactions between nerves and cells at the same moment.”

Composition
A powerful and majestic vigor piled up and laid out on the wall…it is an immense power. It is like a painting, only that I use “space” as a canvas and “the texture of media” as my paints. By thousands and thousands of strokes, the picture simply looks like the firmament covered by birds that flock all over the sky. We get lost in a bottomless chasm and besieged by fishes of unknown species.

This is an abstract painting. We are invited to walk into the painting’s world because of its three-dimensional space, and walk out from it because of disentrancing from reality. The consciousness of sensing our existence inside/outside the painting, decides the place where “body” and “heart” lie.

(藝術家簡介)

簡歷
1976年出 生於台北市,1999年東海大學美術系學士畢業,2002年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碩士畢業。2001年入選台北美術獎,2004年獲得國家文化 藝術基金會美術類創作補助,並於2006年入選台北獎。自2002年起,多次舉辦個展與聯展,並參與多項公共藝術計畫,作品深受各界好評。


Biography
Born in 1976, HUANG Pei-ying graduated from Fine Arts Department of Tunghai University in 1999, and obtained her M.F.A. degree from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he Arts in 2002. She won Excellence Award in the competition of “ Taipei Fine Art Award” in 2001, and won the “Yearly Grants for Artist”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Arts Foundation. She is also the winner of “2006 Taipei Arts Award”. Since 2002, HUANG Pei-ying has had her solo exhibitions and joined group exhibitions many times. She participated in various public art projects as well, and her works are highly appreci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