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四的時候去上了兩期的戲劇表演課
可以想像的當然是粗淺的表演嘗試而已
不過在第二期的課程中子彥老師跟大家討論到排戲的手法和技巧
就聊到我們可以嘗試看戲的時候看演員和導演想要表達和呈現的手法
也講到這樣的缺點就是:看戲的享受感會大減、取而代之的就是吸取每次看戲背後的學習經驗。
不過老師說、雖然享受感大減、不過這只是第二個階段:從第一階段的見山是山、到見山不是山,最後還是會回到見山是山的程度,因為也都看得差不多了、知道自己在每次看戲的時候要的是哪一部份的感受、不會有那麼辛苦的企圖和壓力。
過了好一陣子、我看戲都還是會去想演員走位和舞台布景&換景的可能性(不過我看的東西還是不太是表演課中提到的、而是舞台空間的關係...)
記得小時候看連續劇也都看得簡單開心、看完也會迅速忘光光。
去年媽媽和妹妹強力推薦「草山春暉」超好看、今年初來愛丁堡的時候我也就把DVD整盒帶過來想說可以配飯看看。
可是現在看到快到三分之二的地方從一開始的隨便配飯到開始有一些奇怪的感受:
片中一直在強調高家的兄弟的向心凝聚力,高家的媳婦們只有適應的份、只能自我安慰自己比較成熟可以適應不同的生活;我們卻看不到太多高家兄弟尊重另一半的表現、看不到高家兄弟對下一代的教育的著墨(這個部分在他們小時候卻著墨地很重),只有高家媳婦們幾乎無怨無悔地支持、只有高家兄弟在職場上的表現(雖然我偷看過預告知道之後他們的職場表現會有曲折)。還有陳凱倫在大愛會客室中對於高家第三個兒子和對於他們投資移民的「遠見」的推崇。從網路上的消息可以知道高家和慈濟的關係是從高家第三個兒子在西雅圖結緣,可是特別對他的優秀的著墨卻令我覺得很XD;對於投資移民的「遠見」的推崇是讓我更加不舒服的部分,為什麼移民就是這麼有遠見呢?他們沒有想到到美國的謀生方法就移民、持續把在台灣賺的錢拿去那邊省著用,這樣就是很有遠見、值得學習嗎?
上個月在研究室跟大家吃午餐的時候,大家聊到好萊塢的新電影"300",到愛丁堡唸書超過十年的伊朗人和希臘人對於這個藉著歷史故事的名號卻嚴重扭曲史實的電影都抱持著玩笑戲謔的態度,可是卻從另一半在網路上瀏覽文章的結果看到有多少人就此相信這是和歷史差不多的、值得我們學習的歷史故事。我們後來的結論就是好萊塢這類的電影其實是很狡猾的:當人家說他們沒有內容的時候,他們可以說我們是有教育意義的歷史故事;當人家說他們捏造歷史的時候,他們可以說我們只是戲劇、總會有誇大的作法,不要太認真譴責他們。
今天去圖書館的路上我忽然想到我這樣看電視電影是不是好像喪失了什麼樂趣、好像覺得他們都很奇怪,可是我也想到之前子彥老師跟我們說的見山到底是不是山的事情,我想、大概我正在「轉大人」吧?所以不知道要多久之後才會看到開闊的那個部分??
PS.去上表演課的原因、大概是大四上學期的設計課太挫折的關係,好在媽媽基於「多嘗試多經驗都是好事」的原則上同意,所以寒假到1999年的春天除了中壢和桃園的往返、還多了跑台北通車上表演課的行程。對我來說那真是很值得珍惜的經驗,一直到現在當時一起上課的大家都還有聚會、只是到了Scotland的我已經好幾年沒辦法跟大家聚了。
PS.-2 另一個值得想一想的事情是:當伊朗人多半對這樣的現象以國恥和嚴重扭曲損害國家形象示威遊行的時候,我們的朋友說那是美國人慣用的手法、不用太在意。我想如果類似的事情發生在台灣、我們可能也會發起大遊行,可是因為抗議的對象是美國、所以沒多久就會被刻意淡忘。而我、卻不知道我會怎麼看待這個事情.....
星期日, 4月 29, 200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4 則留言:
我個人比較不思長進一點,
一方面不太想要在觀影/閱讀的同時,
把該作品分崩離析一塊塊檢視,
因而失去原本或許可以的享受,
而另一方面來說...
這樣子的作業我大概也作不來~ ^^;;
所以到現在還是乖乖的,
當個普通的愚民就好~ XD
To alss,
我其實也不是故意要去一塊塊檢視
只是不贊同的感受就會不小心跑出來
還需要一些時間的磨練才會到你的境界(我看你已經到了建山又是山的境界了啦~~)
啊,您誤會了~
我從來沒有從第一階段離開啊!
我留言的意思大體是說,
我不覺得我有辦法走過二階達到三階,
所以我就乖乖留在第一階段就好囉!:P
另,我了解你說那種忽然跑出來的感覺~ ;)
雖然我實在不想離開一階,
偶爾還是有些東西會被教育出來的... U_U
To alss,
阿~~~~我誤會了喔.....
真是不好意思啦~~
嗯嗯!其實我也不特別覺得我有辦法走到第三階段說,不過也只能順其自然.... 反正走到第二階段也不是刻意地變成這樣,所以如果可以再走過去就過去了、沒過去的話可能累了就會自然縮回到第一階段吧! :D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