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台灣的觀光業者對於「開放兩岸觀光」這個議題很有興趣,可是我比較好奇是為什麼他們不著眼於來自世界各地的觀光客、而是指想著中國的觀光客呢?
前幾天看的新聞覺得很無奈,以這篇報導為例(台灣準備不足 踩線團看到缺點),有人提到不好換人民幣、也有人說商家接受人民幣可是以比較不好的匯率來計算;另外這篇報導(迎陸客 阿里山「反共標語」刺眼)似乎大家急急地怕得罪中國觀光客就要趕快拿下來。
我對於這樣的要求、抱怨和因應態度極度地不以為然:一樣都是出國觀光、應該要以同樣的標準看到觀光目的地,他們到歐美、日本、甚至東南亞會這樣要求嗎?在歐美的觀光大城,除了銀行之外、觀光客要匯兌頂多就是百貨公司或是專賣外幣的匯兌小舖,這些地方還不見得收人民幣、倒是會收日幣,匯率八成也比銀行不好、可是這些中國觀光客有要求他們改進嗎?
其他城市我可能不夠清楚、可是在愛丁堡的路上,三不五時還是會看到「九評共產黨」的標語和拿到相關的文宣,也沒見到市政府的取締、中國觀光客還是絡繹不絕。我們到底有什麼需要那麼奉承這些還不見得會掏出荷包的客人?
今天還看到這篇中時電子報的報導(直航前夕 共軍對台飛彈換新),既然是中時報系的、對於兩岸關係應該是比較正面的經營態度來處理新聞報導,我還是看到了這篇讓人嘆氣的新聞:人家連四川地震那麼需要支援的時候都不敢調離對台戰備了,不知道台灣的政府和民眾到底是在放心什麼。那些某黨高層跟中國政府談得很融洽應該都是假的吧???
以上是情緒發洩為重,大家覺得不好請自行跳過~
星期三, 7月 02, 2008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唉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