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篇網路投書 暑修收費、學子吃不消,有強烈啼笑皆非的感覺。
為什麼他不是想怎樣不被當掉、就可以有完整的暑假讓自己用、就可以不用額外交暑修的學費?
「老師們普遍重視學生的考試成績與學習態度(當然那些確實很重要),常將同學們在課堂外的努力工作忽視」個人覺得對於大專學生來說、這種對老師的要求似乎有點苛刻!?又不是國小、國中或高中,導師才會也有責任對學生的課外生活加以關心。身為已成年的大專學生應該要有責任對自己各方面的表現做衡量權重吧!?
那麼想賺錢、為什麼硬要一個學位?為什麼自己不想念書、還要拿學位?如果覺得自己天賦異秉、為什麼要社會認定的學位?如果要區從於社會認定的學位、為什麼不好好唸書?
如果獎學金好申請、人人都有,那就類似老人年金呀!請問這些未出社會的年輕人覺得自己應該要領這種年金嗎?如果覺得自己有這種需要、那就等大家習慣於交出40%以上的所得稅、變成高福利國家就會實現了呀!既然台灣沒辦法做到那種程度、獎學金也不可能人人都有的!
抵抗暑修學費沈重的治本方式、我竊以為是認真上課交作業,就完全不用考慮暑修或是重修這種時間(和金錢)上的重複浪費,不是更有意義?為什麼可以字裡行間好像一副很有道理、其實都是捨本逐末呢?
不然、我們也可以建議各學校不要開暑修班呀!反正老師和學生都不愛上、還會有謀財惡名,反正學生不用功被當、後來延畢都是自找的,不是嗎?
星期二, 7月 17, 2007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3 則留言:
如果依照您的說法,那我們也不用去改善受刑人的人權了!畢竟,誰教他們要犯法在先呢?既然自己選擇犯法,就要有權利會被侵犯的心理準備,何必本末倒置,去考慮受刑人的人權呢?
暑修這種制度的本意,是要讓有畢業困難的學生能夠盡量早點修畢被當的學分快點畢業,當然被當也許是可歸咎於學生的原因,但今天暑修學費過高,變成像是在藉機楷油、懲罰不用功的學生,但暑修的用意是這樣的嗎?我認為暑修的學生也應該要受到合理的對待,通常為了修一門三學分的課,暑修的費用竟比一學期的學費還要高出一~二萬!我認為這已經超出合理範圍了!
姑且不去論那些會被當的非常態原因(例如老師突然在這一年大開殺戒而未事先告知,這事實上是非常常見的),即便今天是因為學生字即便今天是因為學生自己的因素導致被當而需要暑修,也不代表暑修費用可以無限上綱,讓學生負擔不起,否則這就是變相的搶劫。
To 匿名:
謝謝您來我的窩,也謝謝您留下您的意見。只是事隔很久,原始新聞連結已經失效,所以沒有辦法跟您清楚說明我當時看到該則新聞的看法,所以我只能就我的記憶和態度來回覆您。
對於您類推受刑人要有權利會被侵犯的準備並非我的原意、也不是我瞭解的部分,恕我無法回應這個部分。
當時我看到該則新聞的內容是偏重於抱怨暑修學費很貴、同時老師不重視他們打工的成果、並抱怨暑修使得他們沒有完整的暑假可以打工,但是內文中並沒有讓我看到他們對於自己學業負責的態度:而這才是我關注的焦點。學費過於昂貴應該是教育當局要檢討的、我猜想這也是您比較關注的部分,如果暑修的學分費比一學期的學費還要貴,那我也很難認同:但是這不是我兩年前討論這件事情主要的重點。
我對於暑修的看法跟您可能有很大的落差:我認為暑修的原意是讓學生有機會補救和獲得自己在學期間沒有得到的知識、而早點拿到學分以及避免延後畢業都是附加的。我在自己部落格寫這篇的而學生對於自己學業負責的態度才是學生該主要關注的焦點。如果學生對於自己的學業負責,您所提到老師突然大開殺戒而沒有事先告知都不會是問題:畢竟老師會因此當掉的多半都是不認真的學生、認真而對自己學業負責的學生名字通常不會在這個被當的名單中。我也瞭解認真不一定就表示不會被當(雖然我沒有被當過、但是我的大學的生涯讓我對於這個狀況非常瞭解),但是如果是大家有目共睹地認真卻被當、付出暑修學費又有困難的學生應該是可以尋求某些管道得到幫助,這可以是另外一個討論的議題,但是前提是求學的態度是吸收知識、而非拿到學分而已。
甄甄
張貼留言